因为不知道他是谁,但看年纪尚轻,料想应当是某位踏上仕途不久的官员,王谦之的态度不卑不亢,既不过分热络惹人生厌,也没有丢下荆州王氏的名门之风。
哦,这是荆州人士来找同是荆州人的前辈来了。
元里了然地点点头。
这也是古代的规矩了,科举发展起来后,一个地方的学子进京赶考也会前去拜访和自己一个地方的高官。
后方的周公旦好奇地道:“哦,与我有旧?不知你的父亲是谁?”
他这一开口,众人立刻便知道了他就是周公旦,便连忙和周公旦又行了一礼,“学生见过周大人。家父王自席,是荆州襄阳人。”
见他们有话要说,元里一笑,同周公旦点了点头,慢悠悠地走人了。
楚贺潮手指不紧不慢地敲着大刀刀柄,目光扫过这些学子,与元里并肩离开。
王谦之侧身看着他们二人的背影,眼中露出迟疑之色,低声问道:“敢问周大人,这二位是?”
周公旦笑眯眯地道:“只是我的两个同僚罢了。来,我们进去谈。”
周公旦都这么说了,王谦之也不再多想。他连忙应是,吩咐仆人拿上礼品,跟在周公旦身后踏入了周府。
第158章
周府很大,听闻这些荆州学子来到邺县还没有住处后,周公旦便邀他们在周府住下。
王谦之等人欣喜不已,自然不会拒绝。之后几日,他们便时常前来拜见周公旦,还会拿着书请周公旦指教他们一些题。
等他们与周公旦熟悉了一些后,王谦之便问了一些有关于科举的疑惑,“大人,不知道这‘体测’又是什么?”
元里颁布的科举虽是考生自由报考,但并非没有要求,考生要在考试之后,接受闻国政府安排的“体测”检查。
“体测”里包含了体检,元里会先派疾医为考生检查身体,如有心脏病、哮喘、传染病等疾病的学子不能参与科举。
体检之后就是体测,元里安排的体测很简单,就是跑步。体测的标准也很低,只要是常人便能完成的程度。
如果没有完成,那一样也无法参与科举。
元里将后世的方法拿了过来,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元里需要的是身体健康、能深入基层做事,能长年做官而非只做个一两年身体便熬坏了的实用型官员。
元里这次至少会收入六百名官员,这六百名官员绝大部分都要深入各地郡县之中成为基层官吏。这是一件耗费身心的事,如果连体测都过不了,他们也承受不来这样辛劳的工作。白白占了科举的一个名额,最后却什么都做不到,要么撑不住几年,要么被耗死在官位之上,这图什么?
元里提出体测时,也有人担忧,怕无法通过体测被淘汰的学子之中有身具大才的人。
但元里却不为所动。
他并不在乎被淘汰的人里有没有大才,因为深入基层之中的官吏并不需要大才,他们只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普通的智商,以及管理手段便可。
天底下哪来那么多大才呢?一个政府的运作,最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官吏人员。即便是真有淘汰的大才,元里错过了也并不觉得可惜,因为他的身边已经有许多大才了。
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无论是错过谁,对元里、对闻国来说都没有影响。
如果真的有身体虚弱到无法通过常人便能通过的体测的大才,这大才的身体情况可想而知。
他能活几年都无人敢保证,这样身体不好的人,他又能做什么事?在他有限的生命中,难道元里当真让他在官位上不断忙碌,让他殚精竭虑,强撑起虚弱的身体去处理公文,为自己办事吗?
或许很冷酷,也或许会令身体不好的学子觉得不公,但元里秉持着对自己的部下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想法,他坚持要这么做。
这一次的科举是天下首次出现,元里必须打下一个很好的奠基。他要让学子们开始注重身体素质,只有身体好了,他们才能做更多的事,实现更多的抱负。
万万不能慢慢变成后世那样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的趋向。为了读书,学子们一个个便忽略了身体上的健康。
他的部下们理解他。
看似无情,实则是对百姓、对身体虚弱的学子都好的处理办法,元里的属官当真是太忙了,有太多事要干了。主公如今步步走得太快,他们做臣子的也要步步紧追,若是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到两三年便死去,于主公于他们甚至于这个官员治下的百姓都是一场噩耗。
周公旦将其解释给了王谦之等人听,几个学子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年头的学子还没有后世科举盛行时只懂得读书的学子体弱,士人子弟需要学习许多东西,骑马射箭乃是基本,若是出身好些的,君子六艺也要各个精通。哪怕是寒门子弟也从来不是埋头读书的类型,因为他们也没有这么多书可以读,他们想要求学,就需要用双脚走上许多地方,要吃许多的苦,就如同郭茂一般游遍了天下数地才有如今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