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微寒,我站在草庐外,抬头仰望着空中的那一轮明月,思绪万千。明月何皎皎,却出户独彷徨,愁思无人相告之。
肩上忽然一暖,原来是孔明给我披上了披风,语气有些许的责备:“怎的自己站在外面这么久,也不知道加衣,染上风寒怎么办?”
“你不陪客来寻我做什么?”我紧了紧披风,转过身面向他询问。
“元直和广元早就归家了,你站着得快一个时辰了,赏月也没有如此赏的。”孔明身上略有酒气,但是语气如常,仍是未醉。
一个时辰了,这番伤怀苦思竟不觉时间流逝,真是伤春悲秋,矫情万分。
“这可如何是好,我没与你一同送客,失了礼数,他们可有怪罪。”
孔明笑着将我拥入怀里,声音轻柔:“元直和广元都与我熟悉贯了,不会计较此等小节。再者他们豪饮一番已经酩酊大醉了,不会在意你有没有送客的。”
我靠在他怀里,于夜风中又温暖了许多,沉溺于此刻的温情,少顷又开口道:“那徐元直要向刘备推荐你了,你怎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脑补小剧场,不喜可跳:
徐庶:扇子不错,借俺耍耍。(一把抢来)
孔明:不借!(复又夺回,内心OS:我媳妇给我的怎能借你用)
此处受军事联盟的桥段启发。。。
☆、允君一生
“元直虽引荐,但我是不会主动去见刘备的,而刘备也不一定就肯来见我这样一个毫无经验,且小他二十岁的山野之人。”
夜风将孔明束发的葛巾微微吹起,略有些萧瑟之意,我轻轻的挣开他的怀抱,示意他进草庐说话,以免受凉。
入草庐后,我烹茶为孔明解酒驱寒,诸葛均和阿福他们早已睡下,夜深人静,支在炭盆上的铁壶里的茶水被火焰烧的咕咚咕咚。
“我倒觉得,那刘皇叔肯定会来见你。”小声嘟囔了一句,试图轻描淡写一句带过
“何以见得?”孔明还是听见了,不解的问道。
我拿了一块粗布,提起烫手的壶柄,一边斟茶一边思考如何回答他。抛却我知晓历史的发展,刘备为什么会主动来寻孔明,孔明的名声目前只被司马徽,徐庶和黄承彦等来往密切的名士认可。而其余的人,对孔明,多数都是不屑一顾。
我将茶递与孔明,徐徐的道:“刘备心中仍有霸志,否则他大可做曹操手下的一名幕僚,怎会像今日一样寄人篱下?而孔明你虽说眼下躬耕南阳,但是却仍与荆州的上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与我成婚后。”我抬眸看了他一眼,
孔明接过茶碗,低头啜饮了一口,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刘备手中的武将关羽张飞只空有勇猛,缺乏真正的安.邦定国之才。我听闻水镜先生曾经也向刘备举荐过你,况且刘备对徐庶也是深器之,如若徐庶再向其举荐你,刘备必来隆中拜见。毕竟刘备目前几乎等同于一无所有,若是想要招纳人才的话,只好低下些皇叔的身段了。”
“仅凭这几点,也不能断定他一定会来,夫人的语气过于笃定了。”孔明对我的一番说法不尽然。
两人于书房用过茶后,天色已经很晚了,许是茶喝多了,我有些失眠。怕翻来覆去的影响孔明休息,可是睡不着又动弹不得着实闹心,便不自觉的叹了一口气。
“何故叹气?”孔明轻问
不妙,还是吵醒他了,颇为愧疚的道:“我茶喝多了,睡不太着。要不然我去书房看回儿书吧,你也好好睡一会儿。”说罢欲起身迈过他下塌。”
“躺下吧,我也无觉意,陪我聊聊。”孔明轻言
夫妻二人大半夜偏生要饮茶,乃致失眠,无奈只得蜷居在塌上闲聊,眼下之景颇为好笑。
我复又躺回榻上,夫妻夜话时间,聊点什么好呢?
“孔明你年少时是什么样子的?”有些好奇他年幼时的模样。
“年少时?记不大清了,唯一的印象就是从琅琊逃到荆州时叔父带着我们姐弟四人,驱车劳顿,很是狼狈。那时候北方难民很多,哀鸿遍野,光景一直都不大好。”孔明平静的提起幼年的沉痛往事,语气没有丝毫的伤怀,好像是在提及别人的往事。
我仿佛看见了少年孔明满脸是灰尘,狼狈避难的模样,不忍又心疼。后人只知道孔明料事如神,运筹帷幄,永远都是自信坦然的模样,可是谁又知道他幼年的生活是多么苦痛。可是正是经历过如此多苦痛的孔明,并未就此失意不振,反倒洗净铅华,在乱世中还保留着难得的淡泊与温柔。
“除了对家乡的印象呢,你少年时是什么样的性格,也想如今这般温文尔雅吗?”我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