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铁蹄滚滚南下之后,阶级压迫演变成最为原始的、自发的民族矛盾,百姓和劳动者们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不分是非对错,只晓得种族同异,失去理性地相互残杀迫害。
三百年间三十几个政权交替兴灭,以农耕为业的汉人挡不住少数民族铁骑的蹂[躏,整个中原沦为一片废墟,这对汉民族来说是一次残酷沉重的灾难,但其中也不乏浓墨重彩。
完全崩溃的社会关系冲开了思想桎梏的阀门,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期间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发,波斯以及希腊文化的渗透,种种自生的、外来的文化思想杂糅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胶着,社会关系复杂多变,精彩纷呈。
以华夏文明为纽带的民族汉化大融合,大概是其中最辉煌最为璀璨的一笔了。
这些特殊性赋予了这个年代独有的魅力。
民族间的间隙从没有这么庞杂繁乱过。
统一变得不单单是疆土的问题。
当权者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心理,重新整合分裂的社会。
这种内在的、更深层次的统一,远比军事占领和领土统一更加艰巨和复杂。
时势造英雄。
某种程度上来说,促成这一次统一的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其丰功伟绩,比之第一次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及其秦家的先辈们,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机会亲身经历这三代皇帝一步步完成民族大一统的整个过程,是一件让人心跳加速的事。
既然老天爷让她重活都重活得这么称心如意,那她便该好好珍惜才是……
贺盾深吸一口气,站在广场上,只觉精力无限,不曾想被拉扯了一把,粗哑的嗓音把她喊得回过神来了。
是看守俘虏的士兵,这士兵讲的虽是北方方言,却是汉人语了,“你,跟我来,大将军要见你!”
汉人士兵。
贺盾看了眼中等身材的男子,心说这就是武帝改革的高明之处。
同样是六镇军人出身,同样是鲜卑族,北齐自高祖高欢到后主高纬,自始至终以鲜卑血统为贵,将汉人排斥在外。
北周武帝却不同,一生致力于改革,启用汉人官员,招募汉族人民为府兵,释放北齐官府没为奴隶奴婢的汉人为平民,诸多举措,无不增强了百姓们的归属感,使社会趋于安定平和。
马上打江山,但不能马上治江山。
北齐的当政者武力至上,北周却力求统一融合。
这就是两国胜败之分的根本原因了。
贺盾被带到了一个大帐里,殿中一扫眼都是武将,立在中间穿着文士服的最为显眼,是脱了北齐官服的高阿那肱,现在被周武帝封为大将军,任隆州刺史。
上首端坐着一人身着铠甲,轮廓五官深邃,身形高大英武非凡,便就是这么坐着,上位者的压迫感也不容忽视,但此次伐齐的将军有很多,宇文宪,杨坚,尉迟迥都在其列,贺盾不知这是哪一位,只看了一眼便低下了头,等着上头发话。
高阿那肱见贺盾呆站着,不由轻斥了一声,“你这蠢奴,还不快见过皇上!”
贺盾有些吃惊,定睛一看果然看见了和高纬身上如出一辙的紫气。
“小奴二月,拜见皇上。”
并且周身的紫气不似高纬那般虚无缥缈淡不可觉,紫气缭绕,生生不息,大概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相罢。
宇文邕韬光养晦十余年,诛杀权臣宇文护收回朝政,励精图治一统北方,威仪不凡那也是应该的。
贺盾心跳有些不稳,心说路人粉也是粉,粉丝见到伟人心情总是难以平静,就是不知武帝见她干什么,莫不是怪罪她帮助高纬逃跑,打算将她叉出去砍头罢。
贺盾还跪在地上,宇文邕却摆手让她起来,“且起身,朕听大将军说你看得见温国公身上有龙气,此事可当真?”
这时候流行谶语谶图,相士方术遍地都是,看相也是一种潮流,宇文邕有此一问并不稀奇。
贺盾叩首回道,“小奴进宫前见人施相面之术,侥幸习得一二。”除却相面之术,贺盾也不知她这只能看到皇帝那层紫气的眼力是什么了。
“你这小孩说话倒也文绉绉的。”宇文邕方才灭了齐国,想来心情不错,当下便笑问道,“那小相士给朕看看,有那等祥瑞之气无。”
何止是有。
贺盾嗯了一声,光明正大看了周武帝一眼,老实回道,“回皇上,有。“
稚嫩的童音在安静空旷的大帐里显得掷地有声,高阿那肱轻咳了两声频频朝贺盾使眼色,宇文邕似乎来了兴致,接着问道,“比之温国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