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勉强科举日常(219)

作者:不懂云 阅读记录

草草吃完早饭,方瑜和冯晋都穿戴整齐,早早来到宴会上。

其他的进士们也都是同样的想法,就没有卡点来的。

状元独坐一席,榜眼和探花两人一席,其余进士皆是四人一席。

方瑜和榜眼柳恩差了有十多岁,柳恩的长子都有十七岁了,这二位穿着一色礼服坐在一处就很像一对父子。

柳恩本人是很好说话的,方瑜和他之前虽然不熟,但两人席上说了不少话,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柳恩看着方瑜的眼神中还带着那么多一丝慈爱。他本人还在心里暗叹,这小子要真是他儿子该有多好啊!

“听说你已娶妻了?”柳恩笑着问。

方瑜点点头,想起妻子和两个孩子脸上就带着幸福的笑意,“是的,我在十六岁就娶了妻,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柳恩捋着胡须道:“那京城可要有许多大家闺秀为此遗憾了。”

方瑜说:“有状元郎珠玉在前,我这里便没有多少遗憾了。”

张之青原配夫人早两年难产而亡,留下两子一女。张之青还未续娶,如今高中状元,婚事肯定会立刻提上日程的。

荣恩宴正式开始,先叩谢皇恩,奏雅乐,规矩地宴饮。酒过三巡后,从状元张之青开始朗诵个人的诗作。

方瑜紧张地偷摸拍拍腿,再回忆两遍梦中诗,等柳恩归座,他才端正地起身背诵。

众人克制地称赞叫好,方瑜功成身退,和前两位比总算是没落了下风。

荣恩宴后,这套流程还没完,再隔几天,进士们还要去午门前领赏。

一日后,状元还要率众进士上表谢恩。

下一步是去孔庙举行仪式。

凡此种种,不在细表。

刚开始,方瑜还能靠着考中探花的喜悦撑着,等过了头十天,他真是疲于应付,整个人又瘦了两斤。

这时,方瑜一举夺得探花的消息传回乐平县,方家和冯家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一次沸腾起来。

方老太太直接激动地晕了头,在炕上躺了半天才回神。

冯婉也是愣在原地反应了一盏茶的时间。

知县冯骞使劲锤着桌子,乐得都找不到北了。

等到消息传遍宣北,全省的读书人都觉得与有荣焉。

我们省出了个探花郎呢!

京城冯府中,方瑜忙于应酬各路关系,冯晋急着翻书温习,准备朝考。

两人都很羡慕彼此。

宣北会馆背后的几个大商人家族对于结交本省出来的进士和举人都很有兴趣,特别是对方瑜那是更加的热情周到。

本朝起,宣北还没出过探花呢,方瑜是头一个,以后弄好了都能进中枢当宰执的。

前途那是极其光明的。

这几个家族备下厚礼,有金有银,有人有地,不算太显眼地送到方瑜暂居的客院中。

方瑜随大流收了下来,并没有推辞。

就连那五个美貌婢女也一并留了下来。

当然了,方瑜并不是想收通房“开后宫”,只是觉得把这些可怜女子送回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还不如他先养着,等过了这段时间他再想办法安置一下。

他这应该不算圣母心发作了吧?方瑜算了算多养个女子一个月要废多少粮米后,觉得他现在有了此等实力。

等到第二天,方瑜还亲自去拜托冯晋的夫人,让大嫂替他管教约束这五个美貌婢女,别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再白费了他的心意。

冯晋那里也收了不少礼,只是和小舅子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方瑜现在归心似箭,想快点回到乐平县,接上亲人来京城定居。

只是还等着冯晋朝考完,确定好官职,才能一起回去。

朝廷会给新科进士放假,让进士们可以衣锦还乡,再带上家人赴任。

他只好耐着性子,一边交际,一边在京城看房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首都的房地产价格从古至今就没有低过。

方瑜知道京城的宅子贵,但也没想到会这么贵,正经小官聚居的地段,一个小院子都要上百两。

如此看来,冯家在京城的大宅子真是豪奢,他老丈人这知县当的也是着实赚钱啊。

冯晋听了方瑜的感叹,笑道:“你不用着急这事,可以先住我家嘛,都是一家人,这院子我就留给你和婉儿了。”

方瑜谢过大舅哥的好意,可住在别人家里终究是不方便。

他还是多走走多看看,先租房子住也行,等他想到安全的赚钱方法后再买大房子。

又过了一个月,冯晋朝考的成绩才公布,他下放到淞县做知县,就在宣南,离乐平县不算太远,坐马车在路上需要走二十天。

冯晋挺满意这个结果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