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202)
可接下来就又听大队长说:“在做工厂做工跟在县里头一样,是给工钱的啊,具体多少钱还没定,等到时候再说。”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这这这、这可就是种地远远比不了的,那当然是在厂做工呀。
于是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必须得投钱。
大会过后,这事就算订下来,余下的就开始开展各种工作。
首先就是修缮原大队那几间老房子,这事由杜向东负责人。
几间老房子本身盖的房梁都比较高,三间正房,两间厢房都十分宽敞,只是年久失修,刮风下雨就有些漏。
杜向东带着两个葛前进给他找的帮手去看了看情况,然后定了怎么修,就又去了县里砖瓦厂,订购了一些砖和瓦,因为他要的量不大,又与砖厂的厂长是老相识了。
于是老相识厂长就给他匀了一些过来,还笑呵呵的跟杜向东说:“这是别人订的,不过他要的多,我们还没生产出来,就先给你一些,我们回头再烧。”
杜向东一听就连忙道谢,还不忘给自家水果及未来要做的水果罐头打了个广告,“我们生产队种了果树,你是不知道那帮小子侍弄的有多精心,保证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到时给你拎点来。”
砖厂厂长听了眼睛一亮,摆着手说:“不行不行,卖钱的东西我哪能白要,我给钱,到时候你们果子下来跟我说一声。”
杜向东就说那好意思啊,于是就开始跟厂长唠了半天到时会有哪几种水果,果子长的多好,多么好吃云云。
把没吃过几回水果的厂长给说的心驰神往,“成,到时一定买点给家里孩子吃吃。”
修缮房屋这事,杜向东进行的还算顺利。
另一个就是招人的事,这事是交给葛前进来处理的。
相比其他人,显然无论从说话的份量,还是人际关系,都是葛前进比较适合干这个事。
葛前进也没有含糊,招人的时候果然是按着之前说的,投钱的会有优先录取的机会,不过工厂当工人到底跟种地不一样,所以还是要对选上来的做一番筛选,选些起码认几个字的,数学会点加减剩除的。
不过这些要求一出来,符合要求的还真不多。
主要也是之前挂面厂就选走了一批,但好在他们生产队人不少,又矮个子里拨将军,拨上来一批。
这其中就有朱小丫他爹。
自打生产队搞了个学校后,朱小丫虽然都十几岁了,还是他爹送去上了学,朱老大就起早贪黑的上工,给闺女攒钱,闺女万一要是能考上初中,也得有钱供。
不过生产队能赚钱机会太少,一年到头也分不了多少。
上次挂面厂招工,朱老大虽然觉得自己大字不识,但还是想试试,结果自然是被刷了下来。
要是以前朱老大就觉得自己也就是种地的料,老老实实受大累就得了。
可是小丫上学后,懂得了不少知识,就提出教朱老大认字。
朱老大起初是不同意,觉得浪费闺女时间。
闺女就说教他也等于她自己复习呢,朱老大也不太明白许多,闺女这么说,他也就同意学了。
朱老大这人虽然脑子一般,但也不是多笨,而且他还有个优点,就是特别执着,这垅地没耕完,他要耕完才回家,甭管天黑了还是下雨了。
同样的,这个字没学会,他也要学会才罢休,而且一旦学了起来,他也不肯轻意放下的。
是以每天是锄地的时候在想着字怎么写,连吃饭上厕所也不放过。
所以没过多久,也认识了不少字,有些人知道了还笑话他一把年纪了还学上认字了,他也不反驳。
但这回招工,这不就让他给招上了。
朱老大被告知自己被录取后,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回家就把这事跟闺女说了,说以后让她好好念书,上到哪都供用她。
朱小丫自然也十分高兴。
不过朱老大被录取后,却招得朱老太不满,因为啥呢?
因为朱老太想让大儿子把这个位置让给她自己。
就说离谱不?
朱老太六十的人了,还想顶替大儿子工作。
说起来,朱老太自己也是没辙,自打分家后,她就跟小儿子一家过日子,后来二儿媳把钱管过去后,她在这个家说话就不怎么算了,也是闹过几回,可她儿子帮着那婆娘,她也就闹不起来。
手里没钱嘴上也硬气不起来,所以得知大儿子居然被选上当工人了,她当即就找了过去。
只是朱老大很硬气的拒绝了她,她当即一哭二闹三上吊,大骂儿子不孝,很快葛前进这个大队长就得了信。
当即葛前进就很严肃告知,他们这个工厂是不允许顶替的,也不允许买卖或是等着以后老了传给孩子,反正就是跟其他工厂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