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容远早前出府办事去了, 顾氏就问起她们姐妹二人上巳节的趣闻。
方槿桐和方槿玉面色都有些尴尬, 但也心照不宣,对方槿桐落水的事绝口不提。倒是说了不少洗水,曲水流觞还有后来放纸鸢的细节, 也说起遇见了洛容远在军中的同袍之类。
不愠不火, 听不出多大兴致。
顾氏是聪明人,自然听得出来, 也猜得出昨日上巳节一行怕是不自在。
都是他们年轻人的事, 顾氏心中有分寸, 于是其中的缘由顾氏也不多问。
吃过饭, 又吩咐子萱拿了凉州送的蜂蜜来。
“昨日容远的姑姑托人送来的,听说是凉州的野生蜂蜜, 姑娘家吃了最好。我这里还有一些了没吃完, 攒是也是攒着,新送来的正好给你们姐妹二人。”
顾氏言罢,子萱将锦盒捧了过来。
掀开了其中一个,拿出来看了看,那色泽的确醇厚。
都是凉州的蜂蜜好, 尤其是野生的,只是有时多,有时少, 也拿不准。
家中也会买,但少有遇到野生的, 色泽又如此好的。
所以,这礼物虽不贵重,却精致。
顾氏是长辈,她们从京中来看顾氏,顾氏是会准备礼物。
两人就都不推辞。
纷纷起身,福了福:“谢谢姨母。”
阿梧和碧桃再上前接过。
隔些时候,姜氏来窜门。
方槿桐和方槿玉便陪着姜氏和顾氏一起说话。
姜氏是顾氏早前的闺蜜,后来各自嫁人,还是会常常走动,一起寻时间饮茶品花。
方槿桐早前就认识姜氏,也很喜欢姜氏。
姜氏同姨母性子相仿,是温和随行的女子,同她二人相处,如沐春风。
方槿桐的母亲过世得早,有时候听顾氏和姜氏在一道说话,尤其是说起子女的时候,方槿桐就会想起娘亲在世的时候。
姜氏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比洛容远小些。
儿子在京中吏部做小官吏,女儿名唤紫菀,比方槿桐还要小上一些,此番也随姜氏一道来了洛府。
一时间,东苑里头便热闹了起来。
顾氏最喜欢热闹,兴致上,还让子萱去醉韵楼买些果子酒回来。
姜氏也是开明的人,见方槿桐和方槿玉都浅浅饮了些,也让紫菀尝一些。
紫菀很欢喜。
姑娘家年纪相仿,能在一处说的话也多。
姜氏和顾氏在一起说话,她们三人就也在一处搭话子。
只是姜氏和顾氏偶尔问起,她们三人才出来接话罢了。
临到晌午,门口的小厮来了苑中。
“夫人,京中方家来了信,说是给四小姐的。”小厮表达得清楚。
屋内便都停了下来。
京中方家自然是指方府,但来信却是给方槿玉的?
顾氏和方槿桐都诧异得很。
就连方槿玉自己也摸不清头脑。
“可是问清楚了?”子萱代为开口,“信是给四小姐的?“
小厮点头:“没差的,就是送给四小姐的,说是方家四房差人送的信。”
四房,方槿桐和阿梧四目相视。
那是四叔特意让人送信来给方槿玉的?
碧桃和方槿玉也一脸疑惑,都也猜不出家中的意思。
还是顾氏先开口:“先把信给四小姐吧。”
小厮应声。
将信封递给子萱,再由子萱转给的方槿玉。
信封上的字迹确实是父亲的。
方槿玉连忙起身,朝顾氏和姜氏福了福:“姨母,我先去看信。”
顾氏应好。
若是方家四房的人送信来定州给方槿玉,怕是有些话不好开口,否则断然没有不通过方槿桐来转呈的道理。顾氏心底澄澈,信中怕是有让方槿玉难做之处。
方槿玉是个懂事的,顾氏也就顺水推舟。
碧桃紧跟在方槿玉身后出了东苑。
方槿桐抬眸望了望,心中不免掂量,四叔让方槿玉一道来定州,心思明显得很。这个时候差人送信来给方槿玉,她总觉得哪里不妥。
但四房的事,向来又有哪件是不令人费解的呢?
恰好紫菀凑上前来,问她的耳坠子是哪里做了,好看。
她回过神来,道了声凝萃坊。
方槿玉的事情就先搁在脑后。
……
西苑,厢房内。
碧桃合上房门,方槿玉还没来寻凳子坐下,便着急拆了信。
爹娘的性子她太过了解,若是无事,一定不会让人千里迢迢到定州来给她送信。
洛家的事是一早说好的,也是他们授意的!
方槿玉心中总有不好预感,却又不知道爹娘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碧桃见她面色沉重,只得站在她身后,不敢凑上前看,也不敢吱声。
须臾,就见方槿玉脸色黑了起来。
碧桃心中一沉,指尖都攥得紧紧的,不知道下一秒方槿玉是不是又要拿她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