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太子妃(重生)(156)
偏偏也是这样的惠妃娘娘,在宫中也算积威甚重,行事还有几分急躁,只怕不知何时做了贵妃与丽妃的急先锋与问路石。
但这深宫中,人人皆有数张面孔。乔琬不知这样的惠妃娘娘,是否也是为了天子素喜的“自然”而展现。
太后又提起了四皇子的婚事,她蹙眉道:“陛下自幼时便喜文墨丹青,比起骑射更愿意弹琴。老四是个嘴笨的,又只擅长武艺,从来都难讨他的好。但这选妃一事,天子真是胡乱撒气,不知是嫌丽妃脾气太好,还是嫌太子人缘太好些了。”
“祖母息怒……”嘉宁公主忙道,起身去为太后倒来了太医院开的茶饮。
众人饮了一回茶,嘉宁公主亲自伺候太后用了些点心。
“老身听闻昭王如今在宫外文士中颇有名声?”太后又问道。
乔琬据实答了:“昭王殿下从前常隐下身份参加文会,结交了不少文人墨客。明年又是春闱,只怕如今已有举子入京。前些时候不知怎么的,昭王的身份便被发现了……”
关于昭王一事,乔琬并不愿多说。不过她也明白,如今虽没有了刘妧这颇有才名的妻子,程皎的身份却也不差。如今昭王只管闲云野鹤、诗词歌赋,不问世情文章。但是哪一日,当他振臂一呼时,只怕也不容小觑。
太后听罢,沉默了片刻道:“陛下常说太子像他,我如今看啊,他的这些儿子们,哪个都不像他……”
乔琬与嘉宁公主不敢再听,嘉宁公主换了个话头道:“祖母,上回那个闹腾的玄穹宫老宦究竟怎么回事?我听着那几日司礼监往来回话了好几趟。”她见今日太后有心教导她们,倒是什么都敢问。
太后一怔,没想到嘉宁竟又提起此人来。
她望向葱郁的庭院,只是道:“北川姜氏,在前代末年作乱,为了篡权不惜引狼入室。后来不仅天子弃都外逃,还丢了西北雍云六州……那罪宦确是知道一些陈年旧事,他只是不知,那北川姜珩是老身看着咽气的。这些事不提也罢。”
“前代的皇族真的逃到南边了吗?那些毒案因为他们没有死绝吧……”嘉宁公主还想再问,就被乔琬扯了扯衣袖。
太后点点她的额:“你也快及笄了,还是学些有用的吧。”
**
最近谷廷仁常觉得天子有些阴晴不定。
自那日太子不肯纳良娣,后又有太后病倒,天子这几日似有些心事。
这日打坐后,天子照常问:“裴知,太后今日如何?”
裴公公道:“太子妃今日至长春宫探望,太后娘娘心情甚好,还用了点心。”
天子颔首,忽而叹道:“朕如今练功,渐渐愈发困难。本该心如止水,奈何终有声色扰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裴知没有再答话。谷廷仁垂首立着,但他听懂了。
天子确是因前些日子的事心中有感,只是他没想到天子竟是因为练功寸进而烦恼。
谷廷仁躬身问道:“陛下不必烦忧,可要与李道长一叙?”
天子却阖眸道:“裴知,此人查得如何?”
裴知道:“鄞州朝天宫确有此人,出自鄞州梅县的吴镇,原是个秀才,有年大病一场后便去做了道士。他与灵济宫林云子道长、翠云山玉清观清虚道长皆是旧识。”
天子颔首,又问:“可知他是否会炼外丹?”
谷廷仁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前有安神香一案就要了他半条命,如今再有炼丹一事,他真是把头悬在了裤腰上,全在那李道长一念间了。
可是天子近来依照李道长指点,修炼内丹正是略有所成,煞风景的话谷公公也不敢言。
裴知的声音依旧冷静如常:“奴婢听闻李道长是以身为鼎炉,擅炼精、气、神,只是不知他炼外丹如何。”
天子应了一声,半晌无话。就在谷廷仁以为天子要继续打坐时,只听他吩咐道:“谷廷仁,你去安排,朕要再见李道长。”
“喏。”谷廷仁应道,心中却暗道不妙。
作者有话说: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在宥》
第68章 霜飞晚
因着大皇女定下了人家, 今年是诸位皇女齐聚宫中的最后一年了。七夕前,嘉宁公主向三宫送去请帖,邀请姐妹七夕当日到长春宫一同乞巧拜月。
七月初六, 长春宫内就结起彩楼、设香案,各宫中也收到上赐的瓜果、蜜饯。
嘉宁公主是真心与姊妹一聚, 宫中皆知她最是与太子妃要好,但这次七夕乞巧,她并未向东宫下帖。
七月七这日天气晴好, 太子没有出宫,用过早膳便去宝文阁, 今天正是晒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