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乡下小女工踩点暴富!(19)
倘若孙凤香单独来和纪老太谈,可能还能商量商量,如今呢,全王家湾、纪家村都知道是冯光耀不愿意娶她纪舒。
而且和孙凤香撕破了脸,“妈宝”冯光耀绝对不会再考虑和纪舒结婚。
简直是太棒了!
纪老太脸色阴沉,回房间去休息了,临走看了一眼纪舒。
……
这一闹就闹到了下午,纪舒才想起来,午饭还没吃。
刘彩娟不顾纪幺妹的白眼,放下田里的稻子不割,忙着给纪舒张罗加个餐。
“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刘彩娟见纪舒表情不像是太伤心,反而像是……超高兴,也不说什么安慰的话,只问女儿想吃什么。
纪舒要赶下午的车,怕时间来不及,想吃的虽然多,也怕妈妈累着,就笑着说:“有什么做什么,妈做的我都爱吃!”
刘彩娟抿嘴笑。
“番茄鸡蛋面吧?”
“行!”
黄县以大米为主食,可因为地处中部,面也是常常吃。
北方一些地方的人有时候来卖面粉,都是白花花的,可好吃。
番茄是现成的,纪舒帮忙洗番茄,红彤彤的番茄在冰凉的水里翻滚,煞是好看。
刘彩娟一边和面,一边问:“舒舒,是不是也不喜欢那个冯光耀?”
纪舒嗯了一声。
“妈妈嫁人早,没读过什么书。而且……你已经长大了,是读过书的,眼界比妈妈宽广,所以你不喜欢那肯定是不好。”
“嗯。”
纪舒心口热乎乎的,可她是个大人了,比妈妈想象中更成熟,所以不能哭呢。
上辈子,她婚姻不幸福,刘彩娟有时候看着女儿手上的淤青,哭得撕心裂肺,自责没有保护好女儿。
“妈看出来你也不想这么早结婚,这次冯家的退婚,也是正好。”
刘彩娟说着,用力拍打面团,拿起面团,又砸向砧板,如此往复,厨房里咚咚咚的声音不但不刺耳,还让人很心安。
这声音也吸引了一个人。
纪畅看完热闹,就去找妹妹玩,听见声音,就牵着小团子纪甜溜到了厨房门口。
纪舒趁着妈妈和面,已经切好番茄,三下五除二,她把鸡蛋煎得嫩嫩的,盛起来备用。
然后把番茄爆炒,再加水和酱油熬。
“番茄熬烂了好吃,多煮会儿。”刘彩娟叮嘱。
“舒舒,这次这么闹,和姓冯的算是结仇了,你们都在武市,还是老乡,你还是注意些,不要招惹他了。”
“嗯,妈,你放心。村支书说事情不算大,警察教育教育应该就会放孙阿姨回来的。”
“唉,乖女儿,才回来几天啊,一天也没安生过……”
刘彩娟一边叨念,一边用擀面杖把面团擀匀,圆滚滚的面团在她手下迅速瘪了下去,渐渐摊开来,成了一张越来越大的面饼。
她又撒了些干面粉在面饼上,然后用刀快速地把面饼切成粗粗的条状。
纪舒忙把香喷喷的番茄鸡蛋浇头盛出来,烧了一锅热水。
水一开,刘彩娟抓着面条放进锅里,白腾腾的水汽模糊了她的脸。
“妈妈真好看啊!”纪舒想。
纪舒说,“妈,明年,我就把你接到武市去,咱们不种田了,你看好不好?”
“我也要去!”
门口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说。
“窝一熬骑!”
另外一个奶生生的声音重复着。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第二个部分!
求收藏,么么哒!大家的鼓励是我的动力哇,大过年的,我还在更新.....
第11章
纪舒坐上回城的班车,车上人都大包小包。
不少人带了各种农产品回城市,坐在前面的大妈明显是去走亲戚的,居然还拴了一只母鸡在脚下的菜篮子上。
纪舒笑了,多少年没坐过这么有乡村气息的公交车了。这个年代,公交车上带什么的都有。
吃完了鸡蛋番茄手擀面,她肚子暖呼呼的,血糖一上来,人也有点昏昏沉沉,就靠在椅子背上。
纪舒摊开手掌,上面是几个西瓜泡泡糖。
当时她给弟弟了几个泡泡糖,弟弟竟然走之前又塞回来给她,还加了两个。
“姐姐,泡泡糖都给你,我也想去武市。我的好朋友六毛一家都去了,说大城市好玩。”
纪舒临走,纪畅拉着姐姐的衣袖。
纪舒仔细看才6岁的弟弟,他眼神清亮,小脸尖尖的,一双大眼睛镶嵌在脸上,在男孩里,是极为清俊的长相。
她伸手揉揉他的头。
才6岁的弟弟还没长歪啊!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从上辈子妈妈的只言片语里推测,弟弟上了小学高年级之后就开始不服管教。
纪老太把他惯坏了,他和人打架,纪老太不但不要弟弟去道歉,还去人家家里闹,往地上一躺,比那个孙凤香还能撒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