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生活日志(93)

作者:川不辞盈 阅读记录

林建友接过皮带的一刻,心情复杂。他儿子刚都没发现他裤子大了,可这小子看到了。还知道给他留面子,背过身。

他拍了拍徐榛年的肩膀,就往他刚指的角落去。

换上皮带后林建友回去,而徐榛年把照相机挂在脖子上,一手拿着照相机,一手朝他们比划:

“大伙儿都站好了哈,我准备拍喽。”徐榛年正了正军帽,然后就按下快门。

趁着他找下一个拍摄角度的时候,李月娥就问了,“刚才啥事啊?”

三个儿女也看了过去。

林建友看了看前面的徐榛年,笑着说,“那孩子看我提裤子,刚顺便给我带了条皮带。”

他们还来不及说两句,前面的徐榛年又喊了,“这儿,你们快过来!”

“青玉,你把桐桐抱正咯。”

“桐桐,看爸爸,看这是什么啊?一二三,大伙儿,笑……”

徐榛年讲究呀,东南西北每个角度都给林家人拍了,整得比那专门给人家拍照的看着都利索。他还喜欢和被拍的互动,从取景框里看到啥啥不够好的,就指导别人摆姿势。

还别说,他一指导确实,他们动作自然了,拍出来也更好看了。就是林建友那种,一喊一二三就全身不自觉僵硬的人,都在他那几句跟唠嗑一般的话里放松下来。

拍得太多,他得回去再取一卷胶卷。

回来的路上,一个齐耳短发的中年妇女拦下了他。

“解放军同志,你能给我们也拍两张不。我们自己带了照相机。”

那妇女笑吟吟的,她身旁还跟着个大姑娘。那姑娘一对上徐榛年的眼神就羞答答地低下头。

因为龙凤胎看旁边卖气球的看直眼,咿咿呀呀冲气球叫,李月娥就去给俩孩子买气球。

正好她远远看到徐榛年那边那幕,她顺脚就往那边走。到徐榛年身边,问了声,“咋了这是?”

那妇女就冲她笑道,“大姐这你儿子吧?我们想让他给我们拍几张照片。呵呵,我儿子是京都军区的军人。我看你儿子也是一身军装这才来问问,备不住都认识,我儿子叫刘岩。哈哈。”

其实是刚才她闺女瞅着人家,她寻思这小伙子瞧着不错,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对象。于是就有了这一出,想借着拍照来认识认识。

李月娥点点头也笑,看着那大姑娘偷偷瞅小徐,瞅得脸都红了。她正要说话呢,徐榛年就开口了:

“婶儿,这不是我妈,这是我丈母娘。军区大着呢,光是个名字,我确实不知道哈。”

那姑娘一听这话当即就变了脸色,刚才的红晕都不见了,白着张小脸,“妈,那边有拍照还带洗照片的。咱们别麻烦别人家了。”

那妇女也挺尴尬,干笑了两声,“大姐,对不住啊。瞧我这眼神,人老了,不中用!”

李月娥就笑道,“这有啥,谁没有个看错的时候。”

正说着呢,林青玉就抱着桐桐过来了,“娘,怎么了?”她看她娘买气球迟迟没回来就找过来了。

“没啥,没啥。那什么,大妹子,我们就先走了哈。”

留在原地的母女俩看着那家人走远,还听到那丈母娘说,“桐桐爸,你去给孩子们买气球去。”

这事就这样揭了过去。

等徐榛年买了气球回来的时候,李月娥就说,“小榛别忙了,都忙一早上了。咱找个会拍照的,你也过来和我们拍一张。”

徐榛年却看向林青玉,那眼神仿佛在问,我可不可以?

“小鱼。”李月娥睨了眼闺女。

林青玉转头看向他,“你可有功了,还得请你才过来是吧?”

这话说得,李月娥瞪了眼闺女。

虽然话说得不客气,可徐榛年还是笑开了,他往四周瞅瞅,看到个穿着喇叭裤的“时髦青年”,就上前拦住人家。

“同志,你能帮我们拍张全家福吗?谢谢了。”

省了教他用照相机的步骤,这青年是个会用的。

“准备好了哈,我要拍了。”那青年冲着他们喊。

最中间是林爷爷林有根,林建友两口子在他一左一右站着。林青旸两兄弟跟他们爹挨边,林青玉和徐榛年则是一人怀里一个胖娃娃,靠着李月娥站。

几秒钟之后,林家第一张全家福诞生。

拍完那男青年送回相机的时候都感叹了句,“连嘴角上扬的弧度都差不多,你们这一大家子,可真是这个!”

从广场上离开的时候也不过才早上七点。本来徐榛年是想着带他们去逛园子,什么颐和园之类的。

可老爷子却想去长城。

“爹,那长城不是听说得爬上去吗,您行不行啊?”这是林建友。

老爷子大庭广众之下就锤了一下儿子,然后说,“趁我还能四处走动有口气在,我想爬个长城怎么了。那上不去了,咱就停那,一样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