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生活日志(148)

作者:川不辞盈 阅读记录

他把几包牛皮纸包装的调料摆在桌上,这下大伙儿都看清了。

还是刚才那个问是不是吃火锅的年轻人。

他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原来是这个,难怪一股子火锅味。”

这话说的显然是知道这调料的。

曹海抿了一口茶:“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过报纸上的广告,如今不少厂子都会打广告。而我拿出来这个就是这段时间天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产品。

你们可能不知道,就这小小一包的调料,从生产到现在也不过几个月。不说现在京都很多商店铺了货,就是外省都有代理商。

而这家食品厂,原来都要倒闭了。现在起死回生,之前拖欠的工资也陆陆续续在发了。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他点了点牛皮纸,“这便是改革。这家食品厂以前主要是生产罐头的。如今,罐头市场一缩再缩,从前的合作单位不要了,自己又不会销售,这不就濒临倒闭了吗?

这家食品厂的问题是造纸厂的问题,更是现在很多效益停摆厂子的问题。

你们啊,别总是说工人要争权夺位,这厂子都要成空壳子了。既然你们改不了,就让别人试试。就像这家食品厂,那也不是原来的班子搞的改革。”

这场会议结束后,曹海就把这事一起写进了工作报告里。还拿了调料出来给这位主管企业改革的□□看。

这位书记听完先是笑了笑,“这个小同志是不是老徐家的小儿媳?”

曹海有些紧张,“确实是,可事都是真的。我不是因为老首长才拿这个做典型。现在的厂子……”

“行了,我又没说什么,你这这么紧张做什么。你啊,还得历练呢。”

这天过后,郊县那小食品厂的名字也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各种报告里。

于是,当第二批货都还在生产呢,他们就接到了第一笔订单。来自于京都市政府食堂。

市里一动,各个区政府都开始闻风而动。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机关食堂里都飘着那些麻辣鲜香的味道。

徐榛年在打电话。

“哥,我给你寄的火锅料收到了吧?就你们那驻地在的山坳坳里,吃那又辣又麻的最好了。怎么样,让你们后勤定呗,这玩意多省事啊,啥菜放进去一咕嘟……”

然后军区的订单也来了。

俗话说,一只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

所以林青旸担心的钱全砸了是不可能的,他啊,还以为他们兄妹是去苏国那会儿了,干什么都只有彼此。

林青玉在招到一个从国营大厂跳槽出来的销售经理杨爱华后时间总算是松了下来了。

这天一大早林青玉就出门了,她得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

徐榛年正式退伍了,谁都犟不过他。

这俩月他看着媳妇在那小厂子忙着,自己心里也有了紧迫感。

以前人口流动管的严,除了公事出差、学习那种正当理由之外,单纯因为旅游而来京都的很少。可现在不同了,就他这段时间带着孩子出去溜达,每天都能看到外地游客不老少。

他就想起以前林青玉和他提过的大酒店之类的话,然后徐榛年就有了方向。也是赶巧了,他才有想法,陈瑞就拉他一块去看荒地。说是那几块地马上就要竞标了,让他帮着出出主意。

这一看一出的,陈瑞没挑到,他倒是看中了。徐榛年是雷厉风行的性子,地都看好了,那赶紧下一步吧。

可他真是没啥钱了,结婚前他就把存折给媳妇了,剩的私房钱也换成了金皇冠和项链戒指的给了林青玉。

可这个面积,这个地点,难能可贵,错过了,徐榛年清楚再没有机会了。

于是在申城的白文佑接到电话了。

“哟,新婚燕尔的,你怎么想起哥哥了,又要打首饰啊?”

插杆打浑了几句后,徐榛年抬腕看了眼手表,林青玉快回来了,他才认真道:

“表哥。”

“有事儿啊?”白文佑眼珠儿一转,他刚就听着就觉得不像是找他闲聊的。想起这个表弟退伍了,于是就说道,“你现在不用困部队里了,过来和我一起干。用你外公的说法就是这里比起已经饱和的港城简直就是一块淘金……”

“文佑哥,我是有个事儿和你说,咱们金店那块儿,我想撤资。”

“撤资?”白文佑拧眉,有些不可置信,于是又问了一遍:

“你说撤资?我怎么听着像开玩笑。”

徐榛年诚恳道:“对,是撤资。”

“不是,你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儿啊?”

林青玉比平时早回来一个钟头,因为她提前交卷了。考场里冻手冻脚的,她冷得直哆嗦。

结果一走进客厅就看他背对着打电话,也听到他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