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321)

作者:四时酒 阅读记录

最令人惊讶的是老弗洛朗先生, 弗洛朗电影公司曾经的掌权者,现今文坛的新生力量,称赞她是“了不起的作家”。

他们都得到过苏葵的文学评论,对她很是赞赏。

然而,终究现在是新小说流派占据主流,他们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已经僵化,即便苏葵的这部小说好似通过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来创作,但仍旧没有跳脱传统小说的观念。过分注重“人”的主观色彩,根本不能反映现实。

媒体不会放过这个文坛的大争端,在萨拉的推动和默许下,两派人物屡屡争端。

直到现今新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巴尔出面。

这位现今文坛的中流砥柱,但同样喜欢喜欢深居简出的老人,他罕见地接受了采访,说出的话更是罕见。

——他准备到华国来访问。

然而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里面萨拉的信。

因为她提到,她将与巴尔一同来华国。

以电影联合会以及艺术协会会长的名义,以商议翻译文学作品的理由。

是当初苏葵提过的,希望能够在大陆和港城引进他们的文学作品。

“这事我们已经知道了。”听了苏葵告诉他的话,李先河笑着告诉她,“萨拉女士也已经知会过我们了。”

并且这封信还是经过了他们的手才到了苏葵这里。

苏葵脸上也有笑意:“主任,萨拉女士虽然借巴尔的行程来华国,但这次是她第一次以华国为主要行程,这次的意义不一样了——”

她之前来过华国一次,只以参观的名义,还不是以华国为主要行程,她的行程是往非洲,所以只在这里待了几天。

虽然那次什么都没有达成,但释放了友好的态度,也为之后法国文化协会来华打下了基础。

李先河带着赞赏的笑意:“是啊,没想到机会来得这样快。苏葵同志,这可真是托你的福了。”

他们一直盼望着她能够再来,但看目前的形势机会渺茫,甚至以为这两年都没有机会,谁知道现在就有了这样的机会。

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只是苏葵从她的谨慎态度还是看出了一些东西。

“主任,萨拉女士的行程是否是保密的?”

“你也猜到了?”李先河点头,“目前萨拉女士的行程只有我们少数几人知道,对外是不公开的。”

写信没有单独,行程没有公开,仍旧顾虑不小。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外交部当然非常尊重她的意见,除了苏葵这个身份特殊的人是她亲自告知,其余无关人员都不知晓此事。

“这事我们已经知会过领导,上面的意思是,既然她是以文化交流的名义而来,我们就要争取在文化上建立更深刻的关系。”他顿了顿,“当然如果能够达成其他方面的统一那就更好。”

不可能一步到位,循序渐进是他们目前的方针。

“既然他们能来,就是带着友好交流的想法,文化上的交流应该不是问题,至于其他方面的交流——”苏葵思索了一下,“这次也许会有进步,这事虽然关键要看那边的态度,但我们只要准备得当,也不是不能增加筹码。”

要不要与华国达成友好关系,是他们的考虑,但并不是只等别人考虑。说到底还是要拿出自己的实力来。

“上面也是这个意思。”甚至他们已经开始做准备了,李先河笑道,“苏葵同志,不止是我们,到时候恐怕还需要你继续出力了。”

正是考虑到她曾经在几次交流中出的力,又和萨拉有深厚的关系,甚至这次巴尔和萨拉的访问都和她有关系,李先河才能把这个任务告诉她。

他们给苏葵的信没有说具体的时间,还是李先河告诉她:“他们将会在一个月以后访问华国。到时有事我会通知你的。”

他还说起了苏葵的那笔版权费,可以现在给她,或者直接替她存入银行。苏葵知道这是为自己考虑,就请他们一并存入。

说到这巨额稿费,李先河当然是惊叹,但创造稿费的小说才是他更惊叹的。

“苏葵同学,你这小说影响力真是太了不得了,国内国外文坛都出名,现在连巴尔都让你吸引过来了。”

之前在国内就是文学界打架,没想到现在出了国影响力不减反增。

“巴尔先生告诉我们,他到时候将要在京大举办讲座。”李先河还笑着道,“他到时候可是说要见你一面的。”

他的讲座当然是为了讲述新小说流派举办的,选择京大很简单,这里是华国最高学府,苏葵又是这里的学生,他直接就定下了这里。

至于到时可能对苏葵小说的批判?她什么时候没让人批判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