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土著不好惹(173)
玉瑶瞟了一眼底下做出讨好样子的刘公公, 不免觉得有几分腻歪, “照着往年的惯例办就是了, 注意跟礼部沟通好祭祀的事情。”
刘公公躬身跪地,磕了个头,“是。”
”退下吧。”
刘公公低声称是,退了几步,出了屋子,强撑着跟几位熟识的小太监打了招呼,又跟元宝热络了几句话,这才离开坤宁宫。
出了宫门,被那小风一吹,才发现自己后背竟然不知不觉沁了一层汗。
风吹过,只觉得凉到尾巴跟儿,不敢细想皇后的做法的有什么目的。
固伦端贞长公主那可是孝端文皇后的女儿,也就是哲哲大福晋的女儿,太宗皇帝的嫡女啊。
那位最是嚣张跋扈的厉害,轻易不把人放在眼里。
紫禁城中的太皇太后可不是她的亲额娘,自然是偏向自己的女儿,其他几位长公主每年收到的的礼单可比端贞长公主多了不少,从来也没人去置喙什么。
那位端贞长公主不愧是哲哲大福晋一手教导出来了,手段厉害的很,其他几位嫁到科尔沁的公主,即使有太皇太后这个亲娘撑腰都压不住那位公主。
这些礼单皇上可不会一一过目,之前的两位皇后乃至佟贵妃都不曾对此有任何改变。
偏偏今年皇后改了,可想而知后面还不知道有什么风波呢,太皇太后若是知道了。
嘶~刘公公打了个哆嗦,不敢细想。
玉瑶轻轻伸开了胳膊,舒展一下筋骨,整日睡的多,动的少感觉骨头都要软了。
眼睛一闪而过的狡黠,虽然不能对太皇太后表露出什么,但是这种不软不硬的手段刚刚好。
太宗皇帝的嫡女,配不上这样的礼吗?
当然配的的上!谁都不敢在这提出疑问。
更何况从前的礼本就薄待了端贞长公主,恢复不过是理所当然。
本来她还以为是谁为了讨好太皇太后才会做的这么明显,不然没法解释太皇太后那么熊明的人竟然会做出明显的排挤举动。
要知道哲哲大福晋可不仅是大福晋,她还是太皇太后的亲姑姑,无论她做过什么,太皇太后都不能在她去之后薄待她的女儿。
但是翻阅记录才发现,这竟然是纽钴禄皇后做的。
玉瑶思考片刻,便觉得不对劲,纽钴禄皇后没必要去讨好太皇太后,更没必要以对几位公主的区别对待来体现什么。
想了好一会,才明白,这恐怕是那位皇后给太皇太后挖的坑,但是可惜自己去的早没能用上。
随手将礼单扔在桌子上,嘴角勾起一抹轻松的笑容,好在不浪费,这不是派上用场了吗。
玉瑶着手做了一些隐晦的事情,康熙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康熙伸手就直接戳中了太皇太后的肺管子,压了科尔沁一位郡王的袭爵折子。
折子太多,没顾得上看,这可不怪朕。
就让那位郡王世子,多等几年再继承爵位吧。
科尔沁说是太皇太后的后盾,可实际上,科尔沁就是靠着太皇太后才能有今天的地位。
不然他们的实力也不够出众,凭什么占据最肥沃的草场和地盘。
而今年理藩院上的折子让康熙意识到,蒙古也不是铁板一块,各个部落之间没有想象的那么和谐。
当然了,科尔沁肯定是最亲大清的,可如果能够拉拢其他部落,那不是更好吗。
于是康熙愉快的批准了,几位蒙古王公的求婚请求,将宗室的几位格格嫁了过去。
安亲王可能是被康熙的举动惊到了,害怕自己女儿也嫁给去蒙古,连忙请求赐婚。
康熙打开折子一瞧,眉头一跳,这安亲王有点意思啊。
安亲王岳乐选了郭络罗家的明尚做女婿,言明两家已经商议好了,但是请求皇上赐婚增添一份荣耀。
“岳乐选了明尚,富敦,你可了解这个人。”抬眼看向下面坐着的富敦。
富敦既不是曹寅那样的汉军旗出身,又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端方君子,跟八旗里数的上的贵族子弟都相熟。
富敦都不用思考,脑袋里直接把这位明尚的资料调出来了。
整理一下语序,便开口道:“皇上,这位郭络罗明尚应该是杨舒的曾孙,世代与皇室结亲的那家。”话里点到即止,只要说到这,皇上自然能想起来是谁,不需要它细细讲解。
康熙一听就明白过来是那家。
杨舒是开国大臣,娶的是努尔哈赤之妹,其子达尔汉娶的是努尔哈赤的次女,其孙内铎娶的是阿巴泰第三女。
而岳乐正是阿巴泰第四子,算起来明尚还是岳乐的外甥,如今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与皇室有时代姻亲的郭络罗家也算是天作之合。
康熙面色平和,他的眼眸深处有树木丛生,密密麻麻的掩盖了所有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