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公主纪事+番外(84)
“卖菜不像卖其他东西那么简单, 一丁点时间都耽搁不得, 早不得晚不得, 东西也放不得,必须快速销出去,销不出去就烂在家里了。”
“但我们这个小镇又能吃得下多少菜?村民们自家有不稀罕,反倒也跟着把种的菜往镇上送,镇上的居民也是有限的,卖菜的人一多,价格都便宜了。”
“除非他有大货车,拉到更远的县城省城里去卖,镇上是不行。”
“反正我们家是不应的,你爸早说过了,反正距离离得近,粮食和菜到时间了就都回村里自己种。”
穆建宁若有所思,然后好奇问:“大货车是什么样的?能装很多东西吗?它跟自行车是什么关系?”
姜爱红张了张嘴:“……货车和自行车没关系。”
“货车很大,有很多个比你人还高还大的轮子,前面是驾驶室,司机在里面开车,后面有像小屋子一样大的车厢,要搬运的东西都装在里面。”
那不就跟马车差不多吗?
只不过驾车的从马变成人了,穆建宁心里嘀咕。
母女俩的话题渐渐偏了,姜爱红开始给闺女介绍她在外面看到的车。
摩托车、小轿车、公共汽车、火车等等……
“去往国外还能坐大飞机和大轮船。”
穆建宁的眼睛亮得仿佛在黑夜中都能放出光来。
小身子扭过来,贴在姜爱红身上。
“妈,我能坐吗?”
就连大轮船她也只是听过而已。
姜爱红截铁斩钉道:“会的,等你长大了,一定可以。”
这时,作为家长的那根弦灵敏地动了动,脑中灵光一现,话下一转,郑重地说道:
“汽车和火车是公共交通,买票就能坐,等你放假,妈妈就能带你坐着去城里玩。”
“但买摩托车和小轿车要花很多很多钱,坐大飞机大轮船买票也要花很多很多钱,目前凭咱家的条件还买不起,一时半会是坐不上了。不过没关系,妈妈和爸爸现在正在努力挣钱JSG,争取等你三十岁前一定让你全都坐上!”
穆建宁呆滞,欣喜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三十岁?
小眼神逐渐惊恐,三十岁,放以前再过几年都能当祖母了!
年龄刚好快接近三十岁的姜爱红并不知道旁边闺女心里的腹诽。
而是语气蛊惑地道:“不过倒是有另一个途径可能会接触到。”
“那就是考上省城的大学,做国家的栋梁和人才!”
哪个妈会不想着望女成凤呢?
“听说顶尖的学校会和外国人交往密切,说不好还能有机会被送出国交流经验学习呢。”
最后姜爱红语重心长地总结:“所以得努力认真学习啊!”
穆建宁小肩膀上沉了沉。
半小时后,屋门又嘎吱一声。
微黄的光亮漏了进来,穆老太太轻手轻脚地打着手电筒走过来,熟练地走在风扇前,嗒的一声关掉。
又半捂着手电筒往床上看去,就见今儿那熟悉摊着的一团儿睡在里面了,外面睡得正香的是她好三儿媳妇呢。
穆老太太安静的来,安静的走。
一早,姜爱红比往常起得早半个小时,走到厨房,却发现里面已经有人了。
姜爱红打水洗手。
“妈咋这么早就起来了。”
穆老太太:“你为啥早起,我就为啥早起!”
姜爱红心里都有点酸了,许多时候她都觉得婆孙俩的关系比母女俩都还亲热。
于是今儿穆家全家人都提前半个多小时吃饭。
穆老头儿还好,穆建安三个眼睛都还半眯着恍恍惚惚的样子,但嘴上没耽搁吃饭。
姜爱红和穆老太太两个一边漫不经心吃着,一边悄悄往那个小身影瞧,看到她伸手抓了个饼子,都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能吃就好,就怕还来搞昨晚那一出。
穆建宁:我是节食,不是绝食!
明显地,穆建宁的饭量不一样了,今早减少一小碗稀饭。
擦擦嘴洗洗手,慢慢踱步和穆老太太一起上课。
离开李老师家前,穆老太太还塞了一个鸡蛋。
李老师打趣:“加餐咯?”
穆建宁握着圆溜溜的鸡蛋,小脸上有些愁绪。
“老师,如果你要做的事和老师家人的想法是冲突的,该怎么办呀?”
李老师倒没想到自己才三岁的小学生就能问出这么个问题来,一个让许多人苦恼又纠结了许多人的问题。
他想了想,在张嘴前多看了小学生的小身量,转瞬间就改变了想法,淡淡道:
“就事论事。”
穆建宁便把自己和家里人的“矛盾”讲给了他听。
李老师:“……”
突然想称赞自己了,太明智了。
默了一默,李老师开始给小学生讲起了史上某个朝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