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给病秧子冲喜后,全家暴富了(546)

作者:栖栀 阅读记录

抱着这个念头,莫名有不少读书人被激起了火气,纷纷开始歌颂在此次赈灾中出力了的所有人。

包括纷纷慷慨解囊的商户。

在祁月国,原本商人的地位很低。

士农工商,商户的地位是排在最底下的。

但不管是先前朝廷国库空虚,供应不上边关粮草,使得在战场上拼杀战斗的边军们差点断粮,有商户自发筹粮送过去的行为。

还是现在诸多商户纷纷伸出援手,救济灾民的行为,都得到了无数赞颂。

无形中,祁月国的商户们的地位,因此而上升了不少。

在姜云瑶不知道的时候,因为此,她又得到了无数商户的感激。

虽然她无意于此,却在无形中让他们跟着获利了。

于是在姜云瑶不知道的时候,她在商户和读书人之间的名声都越来越响亮了。

连一个十岁的小姑娘都能心系灾民,为他们忙前忙后筹措物资,他们这些大人有何脸面不伸出援手就罢了,还在后头指指点点?

伴随着姜云瑶的声望越来越高,姜大夫人满意之余,也在试图暗中调动势力,压下去一部分有关将军府的称颂言论。

她只想给姜云瑶造势,却无意于把将军府的名气也跟着抬高。

镇边大将军府眼下的功勋和地位权势已经足够惹眼了,再张扬行事,恐会引来更多祸端。

伴随着多方的努力,多日后,南边的暴雨终于停了,洪水也有退去的迹象。

但水患过去,并不代表这件事就过去了。

皇帝力排众议,最终颁发了圣旨,让盛知衡留在水患频发之地治水。

打从皇帝即位以来,天灾人祸几乎就没断过。

眼看着前头的天灾刚过,百姓们刚过了两年安稳日子,现下南边又爆发了水灾。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民间已经隐约有了不利于皇帝的言论,少不得有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插手造势。

不过就算她们不做什么,连皇帝自己也要怀疑是不是他的问题了。

怎么他登基之后,祁月国就没有多少安稳日子呢?

难不成还真是因为他这个皇位来的不正不成?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在皇帝的脑海里转了一圈,旋即就被他抛开了。

这皇位来的正不正,也与他没甚干系。

毕竟当初的他只想当一个万事不管的闲散王爷,安心在他的封地里苟命来着。

他也是被突然从封地里薅出来,赶鸭子上架的。

他才是最无辜的那一个,想来现下祁月国的不安定,应当与他个人的关系也不大才是。

虽然皇帝不在意这些无稽之谈,但他也想做出点功绩来的。

不说别的,他也知道自己于政事上的能力有限,现在他只求能帮助百姓安定就好。

他把盛知衡留下治水,心下已经有了规划。

这也是给盛知衡攒资历的机会。

治水所需的时间可能很长,至少需要好几年,但一旦治水成功,等他重回朝堂,直接官至一品都师出有名。

盛知衡也不负所托,在洪水退却后,他一边忙着救治灾民,帮助受灾百姓重建家园,一边忙着到处请教精通水利之人,并查阅各种资料,研究治水。

每年祁月国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高强度降水。

这也是水患频发的最重要的原因。

盛知衡在和诸多精通水利之人经过反复商讨过后,最终确认了一个计划,写成折子递交到了朝堂。

很快,因为盛知衡的这张折子,在朝堂之上引发了数轮争辩,不同的势力持不同观念,甚至差点大打出手。

好在高坐皇位之上的皇帝,是认同盛知衡他们想出的法子的。

还有孟阁老和萧晋荣等人坐镇,有他们帮忙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靠事实驳辩的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哑口无言。

如此拉锯了一段时日后,最终章程还是定下来了——

修建运河。

此事重大,尤其是在刚刚受到水患重创的祁月国。

皇帝做下这个决定,也是顶了极大的压力的。

但为了百姓不再频受水患之苦,这个运河,必须修建!

第410章 一项能写入史书的大功绩

而且修建运河,不只是能帮助排水聚水,有利于在暴雨期减小水患发生的可能性。

还能连同各地,发展水运。

只是因为国库常年空虚不甚丰盈的缘故,修建运河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最重要的是,持反对意见,在朝堂之上跳脚,甚至大不敬对着皇帝都敢吹胡子瞪眼的那群人,也算有理有据。

他们是担心,南边刚刚经历过水患,无数灾民失去了家园,哀鸿遍野。

皇帝下令在这种时候征人修建运河,恐会引来百姓的不满和反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