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总是站错队(59)
但却没想到,连着两桩赐婚发生在了薄家,可以说朝中也是震动不已。
穆武帝子嗣很多,但能成年顺顺利利活到成年长大的,也只有三位皇子。
朝中不太识相的,都暗自琢磨着将族内女孩先送到皇子府上做个投名状,至于那修炼成精的,则一直在举棋,迟迟未压上自己的赌注。
现在被薄家连拨两个头筹,就看后面有没有办法在侧妃上下手。
薄弘也云里雾里,对于朝堂算计,他知道的不是很多,只是内心一直守着底线,只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至于其他纵横捭阖,真的一点都不擅长。
这日,下了朝穆武帝单独叫薄弘到了御书房。
“明德,最近朝内都在议论纷纷,你有什么想法吗?是不是觉得朕做这个决定有点鲁莽。”穆武帝换下了朝服,穿着常服,手中端着茶杯,脸上带着两分和煦的笑容。
薄弘马上低下头,“臣无他想法,能做您的儿媳,也是臣之所幸。”
他的声音敦厚纯正,带着武人特有的忠诚感,丝毫没有一点不情愿的意思。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穆武帝他是认真思量过,也真心实意信服这个人,不然不可能带着整个陇右投靠过来。
不过对于上位者,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也摸出了点门道。
“好好好,说起来啊,这两桩婚事,都不是朕自己的主意,你的大女儿,实在是段贵妃求到朕跟前,说是和宿儿从小青梅竹马,两人心中也都有对方。”
薄弘眉头微微一动,段太师似乎并未给自己说过这个。
紧接着,他就听穆武帝接着出声,“还有你的小女儿,是阿琛求到我跟前,他这孩子你大约不懂,从小到大素来清醒寡欲,小时候只对学业有兴趣,长大了却变成对什么都没兴趣,他娘去的早,朕心存愧疚,所以才下了这道旨意,明德,你会不会怪朕?”
穆武帝像是一个普通父亲一样,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儿女的事,只是在话语的最后,还是非常尊重的提出了略显歉意的疑问。
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做得已经够多。
薄弘只是稍稍愣怔,随后马上单膝跪地,行了个武将的礼,“臣没有责怪圣上,还是那句话,能做您的儿媳,臣深感荣幸。”
穆武帝没有吭声,笑眯眯的盯着他看了许久,才突然开口,“好,好。”
说完上前亲自扶起了薄弘,好一副君臣相亲的模样。
“明德,朕从不轻易承诺,但今日朕把话给你挑明,只要你不生背叛之心,朕保你薄氏平安顺遂。”
薄弘猛地抬起头,眼中都是不敢置信,随后心中在没有疑虑,低下头叩谢君恩。
等从宫里出来,他的步伐明显轻快很多,不用多想,不管朝廷怎么变换,圣上就是他最大的靠山。
薄家这边喜气洋洋的开始准备,段府气压却很低。
段玉涵的宅院门口到处都是摔碎的瓷器,奴仆站在门口,面色彷徨不敢进去。
室内,乱糟糟一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没有人会相信这是素来讲究,号称长安第一才女段玉涵的闺房。
她半俯在卧榻边,衣衫也皱巴巴的,头发更是散乱开来。
现在怎么办?现在怎么办?
她大脑一片空白,只有这一句话不停闪现。
段家打的什么心思,她当然知道,但她一直以为,自己才是被嫁过去的那个,对于这一点,她不止没有丝毫怨言,而且还修炼自身,就等着时机到了,以最优秀的姿态,嫁给薄云天。
但现在,完了,全完了,祖父不会允许的。
段家已经和宁王殿下结亲,又有了晋王殿下插在其中,段家看似在这两桩婚事中毫不相干,但朝中那些跟着穆武帝打下天下的大臣,一个个修炼成精,哪里看不出来这是什么算盘。
薄家这块肉已经有两只猛虎要去分,那段家在插手进去,吃相岂不是昭然若揭。
到时候不说朝中,天下读书人又怎么看段家?
所以,她嫁给谁都可以,就是不能在嫁给薄云天。
想到这,段玉涵眼角一滴泪缓缓沁出,落在手背。
她不是没有争取,但从祖父那边,只换来四个字,绝不可能!
她不甘心!不甘心啊!
虽是生逢乱世,可段玉涵却不是生在乱民之家,而是生在了这可以搭上龙气的段家。
人生行至此刻,遇到的最大困难,大约也就眼前这一桩,她接受不了,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怎么回事!”门口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
“老爷,是小娘子,已经两日不吃不喝。”下人不敢隐瞒,忙解释说道。
段明瑞听到,简直气的不轻,他直接走进来,看着趴在卧榻边的身影,冷哼一声,“玉涵,你真是太让祖父失望,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作为段家子弟,气节高于一切,现在只是因为一个男人,你就枉费掉祖父多年对你的培养,差劲,太差劲,明日启程,收拾包袱到成都你爹那边,什么时候想明白什么时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