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总是站错队(21)
说着就要上前扶她,却没想到,薄菀菀生气的甩开了手,脸上冰霜一片,“我说了,要透透气。”
周围人都愣住,倚云倚月互看一眼,眼中都是惊疑,没有吭声。
“那好,奴在去给您拿条毯子。”还是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倚月率先开口,身后端着药盘的小丫鬟为难的看了看她,她轻微摇摇头,提起裙子进了屋子。
薄菀菀坐在廊下,鼻息间都是花香,下过雨的夜晚,缺了一角的月宫格外明亮。
这样静谧的夜晚,十分适合独自一人享受,可没过多久,身后就传来不是很意外的急促脚步声。
“阿菀,怎么又闹脾气了?药也不吃,你要阿姐担心吗?”薄亦瑶说完,就亲手端起药。
“不,阿姐,药我不吃,现在精神头很好。”薄菀菀语气平淡,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过可惜,薄亦瑶没发现。
“不行,药必须吃。”语气骤然严肃不少。
她转过头,眼神好似月色下清凉的池水,沁入心底的一抹凉。
“阿姐,我不吃。”她再次重申。
薄亦瑶此时也发现了不对,她将碗放在了身旁小丫鬟的托盘上,也严肃起来,“为何?”
“不为何。”说完,薄菀菀转过头,不在看她。
薄亦瑶心中讶异至极,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怒,尤其是那双眼,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曾几何时,她什么时候受到这样的对待。
可今天,来了两次,一次是母亲,一次是女儿。
心绪好似一团火,此时添柴加火,越烧越旺。
“好,既然不吃,就算了。”说着一甩袖子,离开了这里。
倚云倚月都惶恐不已,本以为将大姑娘叫来,会缓和此时的关系,但现在看来,似乎弄巧成拙。
这是怎么了?二姑娘不是一直听大姑娘的话吗?
薄菀菀心里清楚,端午节后,夺嫡的事情,就没有之前那么模糊不清,该蹦出来的,一个都不会少。
这个家如果还由薄亦瑶主导,只会重踏上辈子一样的路。
翌日清晨。
她梳妆还没结束,田嬷嬷就带人端着早食过来了。
一进门,放下东西就开始坐在跟前说教,“阿菀,你是不是和大姑娘不高兴了?”
田嬷嬷是真的操心,所以此时略显着急。
薄菀菀摇摇头,“我怎么会和阿姐闹别扭,嬷嬷是听谁说的?”
说完,她的眼眸扫过站在一边的倚云倚月。
明明还是稚嫩的女娃长相,但那眼神看过,却让人心中一紧,这种感觉,曾经也从未有过。
胖丁此时晃晃悠悠过来,她收回眼神,顺势从毯子上抱起在怀里撸毛。
田嬷嬷自然发现了这点不对劲,皱着眉头却不知道怎么问。
好似一切都不一样,却又无从谈起。
“好了,吃东西吧,我们胖丁也饿了是不是?”薄菀菀站起来,笑着挠了挠胖丁的下巴。
它长势惊人,此时几乎已经被抱不动了。
胖丁一听,好似能懂一样,马上发出两声稚嫩的叫声。
“好吧,好吧,姑娘有了心事,不愿意给嬷嬷说,嬷嬷不问罢了。”田嬷嬷拿出她小时候闹别扭,不愿意和人说话时候哄她的语气。
薄菀菀好久都没听到这样的语气,此时听到,心中顿时柔软一片,伸出小手拉了拉田嬷嬷宽厚柔软的大手。
“阿菀不是那个意思,嬷嬷莫气。”她语气软软嫩嫩,和小时候一般无二。
田嬷嬷再也严肃不下去,露出笑容,“嬷嬷不是那个意思。”随后,她的表情郑重了一些,“姑娘,您的脾气要稍稍收敛一点,这不是在陇右,夫人在这一点根基也没,咱们将军府不比普通百姓家,日后你和小郎君的婚事,还要多多仰仗太师府。”
薄菀菀听后,心中很不好受,但也知道田嬷嬷说的是实话。
“那如果不在这边嫁人,回陇右呢?”
“那怎么可以?嫁给军人吗?和夫人一样,每次将军出征,都食不下咽睡不着?”田嬷嬷严肃说道。
薄菀菀没有吭声,看她表情就知道,这事娘绝对也是这个态度。
第12章 平康里
“这件事姑娘不用操心,长安这么大,好男儿多的是,怎么能没有配上我们姑娘的。”田嬷嬷贴心说道。
随后话锋一转,又说起了别的事,“还有,一会姑娘去赔个不是,这事就算过去了。”
谁知道薄菀菀脸色倏然变了,皱皱眉头,干脆拒绝,“嬷嬷,你不用说了,我不去。”
说完转身就走,竟是丝毫不愿意说下去,周围人看到,都惊愕不已。
薄菀菀听到身后有脚步声,轻快稍显急促,心中渐定,“倚云,准备马车,我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