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122)

作者: 重熙 阅读记录

利的话,当然是可以在这三年里学到不少知识。

弊的话,那就是等恢复高考之后,她这个工农兵大学的学历可能会不被认可。

可是,学历不被认可,只要学到的知识是真的,这不就行了。

沈夏来是个实用主义者,她知道,八零年后,国家需要的人才很多。她左思右想,再想想自己已经有的优势,最后决定,学外语。

外语这个专业,只要是热门的几个语种,在开放后,是绝对的很吃香的专业。

而沈夏来本来就有英语的优势,再学一门其他语言,如果可以的话,学两门三门,那她以后还用发愁什么工作问题。

将来即便这个工农兵大学的学历不被人认可,可学到的知识是实实在在的。

手里有两把刷子的人,就是大学没那么好,那又怎样呢?

何况宁安大学也不是二流学校,放沈夏来那个年代,这可是985,沈夏来当初高考时候,都考虑过要不要报考宁安大学。

而且参加工作后,相比于文凭,还是更看重外语水平,更看重专业能力的。

七八年之后,她可以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在宁安读个研究生,或者去首都读个研究生。

也可以靠着外语优势,争取公派留学的机会。

如果争取不到公派留学,那也可以自费留学。

沈夏来现在还没有想好将来从事什么行业,但多学一些东西总归是没错的。

现在她才十七岁,七八年的时候她才二十二岁,即便这个大学的学历不被认可,依旧还有很多选择。

这么想着,沈夏来觉得去上大学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反正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的一二十年里,大学生的分配一般都是回原籍。这不单单是工农兵大学,其他的大学也是一样的。

沈夏来是农村户口,哪怕在恢复高考后,她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如果接受学校分配的话,应该也是回了县里。再从县里慢慢做起。

如果她在恢复高考前,转成非农户,成了城市户口,那大学毕业后也是直接分配回宁安。

这么一想,现在读大学,分配后也是回县里或者回宁安,再慢慢晋升,两者区别也并不大。

如果不走分配,自己创业的话,那什么时候上大学更不重要了。

只是沈夏来之前是真没想过走推荐上大学这条路,而且她为了上高中,真的很拼命的攒钱。

这段时间也吃了不少苦,一直让沈夏来充满干劲儿的,就是攒够钱,上高中。

就像是一种沉没成本,为了上高中,沈夏来付出了很多很多。

现在突然知道自己有机会跳过高中,直接读大学。沈夏来反而有些纠结犹豫。

但是,很快,她下定决心。

如果真BBZL的能得到这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那她就去,如果最后大队投票,选出来的人不是她,那她就去上高中,按部就班参加高考。

这么想着,沈夏来拿着一张报纸去了现在的大队长家里。这是她前两天去县里给康康庆祝一百天时候顺便找来的。

李淑文爱看报纸,沈夏来等她看完也跟着看一看,正好她发现了一个很有用的新闻。

“根子叔。”

大队长一看沈夏来,说:“二妮啊,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会来。可有不少人来和我打听这推荐上大学,是怎么一个章程,什么人有资格投票,是按户还是按人口。什么人有资格被推荐。”

沈夏来笑着说:“那根子叔,这推荐上大学是怎么一个章程啊,您给我讲讲。”

“投票的话,按人,只要户口在咱们生产队,且年龄满了十八岁,都能投票。被推荐的话,我本来是打算只有念过初中的才能被推荐,但是别的生产队都是只要是本队的社员,就能被推荐。所以,咱们也只能这样来。”

沈夏来皱眉:“别的大队,连初中都没有上的人也会被推荐上大学?”

沈长根叹口气:“可不是,刚开始的时候吧,人们都从知青里选。可是去年开始,就有的大队选了本大队的,还是没怎么念过书的。今年就更多了。”

“难怪呢。”

沈夏来说着把报纸递给沈长根:“长根叔,你看这个新闻。”

沈长根接过来,他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只是扫盲的程度,看着报纸,慢慢念起来:“《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要重视文化考察,了解推荐对象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入学学生有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的实际文化程度。”①

看完这篇报道,沈长根问:“二妮,这是说,推荐上大学的学生必须是初中生吗?可是,公社当时也没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