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嫂:女配偷偷养了个大佬(299)
就有人问宋随安“里正,这是准备带我们往哪里逃难?”
宋随安随意的扫那人一眼“找一个你蹲在那里,人家愿意赏你口稀饭的地方。”
他说着环视众人“我知道你们不满,觉得还不如待在家里。”
“我就想知道,我们都走出来这两天了,雨水停了吗?”
“我们这里不停,小宋村能停?”
“下到这会,村里的境况就能好了?”
村里的境况的确好不了,又接着下了三天,还是不停下,屋里和屋外已经差不多的光景。
留下的人也坐不住。
也背着东西,拖家带口的开始离开。
不过他们逃难的方向和宋随安他们逃难的不是一个方向。
宋随安是直接放弃了能在桐州安稳生活的打算,把人往禹州那边带。
而留在村里的人,则是不敢往外地跑,他们背着东西,拖家带口的,先是往镇上走,之后往县城走。
大多数人都是往桐州下面的县城走,也有少数的,往禹州去了。
到了禹州,想进城就得掏关费,舍不得掏钱的,就只能不去。
元姑姑一家也是跟着大部队往县城走了。
许大山是不舍得掏钱的,元姑姑也不会告诉他,自己娘家人就在禹州的。
元家人一夜之间全部搬走了,许大山想上门打秋风都不成,背地里没少骂两个舅子。
发了财了,人就跑了,真是心毒又自私,自己妹子和外甥都不管的。
虽然背地里他把元家的祖宗十八代都招呼了,但是当着元姑姑的面,他还是一副好性的样子打听“这你两个兄弟是不是上哪发财去了啊?”
元姑姑只是木木的扫他一眼,并不说话。
许大山问不出什么,后面也就不再问。
这次逃难的路上,许大山又开始念叨“还是明堂和明昆两个人有先见之明啊,知道先搬走了。”
“要不然,等到现在,就和我们一样,饿着肚子,背着家什往外跑。”
“就是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啊?”
“他们这提前走了一两个月,想来肯定是安置妥当了,要是知道在哪里,咱们现在也好过去投靠啊!”
“总好过现在,看看现在这个样子……”
许大山一脸的苦色,凄苦的觑着元姑姑,想从她面上看出什么来。
可惜元姑姑任他说个没完,面上就是木木的,仿佛身边根本没有这个人存在一样,只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
第223章 逃难
许大山观察了自己媳妇好一会,最终叹气。
他总不相信,舅子和丈母娘悄无声息的搬家了,没有给自己媳妇透过底。
但是任凭他怎么说,怎么问,怎么试探,他媳妇都是那种木木的神色,面上没有一丝情绪起伏。
甚至眼皮都不带掀一下的。
许大山不知道的是,元姑姑成亲后的生活,可以说是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只要她自己不强行改变面上的表情,这种木木的神情,在她面上,可以说是跟面具一样,能一直维持一个样子。
这大概才是她最习惯,也最适应,最发自内心的表情。
更何况,对于许大山那种想打秋风的心思,她虽然不说,但是心里明镜一样。
她从来没打算祸害自己的兄弟,侄子,侄女,所以完全不可能给许大山一丝机会的。
即使这次逃难,可能她就死在路上了,她也绝对不会往禹州走的。
身上背的有冬天的棉衣,那里面有之前元青初塞给她的铜板,她那时回到家,趁着许大山睡了,全部给缝进去了。
去除家里的余钱和余粮,还有这个兜底。
她想应该暂时不会有什么事。
要是将来实在撑不住,她就偷偷的让儿子去禹州,去投靠自己的兄弟。
至于许大山,元姑姑没那个心思。
她即使不爱说话,也知道这是个祸害。
跟他那死去的娘一样,喜欢嚯嚯人。
禹州天放晴之后,元家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出来晒太阳,门和窗户也全部都打开。
通通风,去去屋里的潮气。
元青初则是去店铺里,早早的把店铺给打开,通风散气了。
门刚打开没多久,元青初就发现街道上多了一些不同的人。
之所以说这些人不同,是因为这些人身上都背着东西,脚上和裤脚布满了泥泞。
发丝散乱,唇角干裂,很明显是赶了很久的路。
他们这样绝对不是走卒贩夫,更像……更像是逃难。
元青初不禁想起前几日的大雨。
禹州这边都下了好几天,桐州那边呢?
元青初还在打量着那些人呢,就有人看着她一个小姑娘,赶紧走了过来,拉着孩子可怜兮兮的祈求“姑娘,给口水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