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封狼(147)
城楼下放置着两副黑漆棺木,一副中静静躺着一人,墨色铠甲,容颜静好,竟与韩灼一般模样,另一副空置,章鸿志抬手摸过,这副一早备下的棺木,今日便派上用处了。
忽然,城中异响,四面八方的百姓纷纷走出,在棺木前深深跪伏,发出不绝的嘤泣之声,很快便排成了长长的队伍,浪潮一般跪下的人,哭声压抑沉闷,自远处传来。
他们降了。
满城哀嚎,哭声不止。
章鸿志握紧了佩剑,骤然觉得自己戎马数十载,从来都是值得的。
那些挥洒在这片土地上的热血,终究抚慰了江山百姓,他朗声而笑,“章某,出身贫贱,得遇赵钧大将军,投身从军,戍边十余载,戎马大半生,今以降将之身献城,死犹未悔,然明靖将士满是忠烈,不折风骨,愿以身殉城,换满城安宁。”
朱红色的城门发出吱呀的响声,萧尽坐于马上,隔着尘土朝城内瞧去,两封棺木当先,棺木之后是静跪的百姓,哭声打破了死亡的恐惧,所有的情绪爆发似夜鬼哭嚎,所有人都在安静的哭泣,他们跪伏在地不曾抬头。
呼兰舟驱马上前,朝着棺木旁笔直的身影发问,“你是何人?”
“韶关城守将章鸿志,献城求降。”
第63章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永和十五年冬腊月十三,韶关城破,明安侯韩灼不知所踪,守将章鸿志开城门献城,随即自刎于韶关城门之下,年五十有三,一城缟素,满城哭嚎。
这是百余年来北境战场上第一座降城,章鸿志亦是赵钧手下第一位降将。
降城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北境,连同那份哀恸一并传遍了整个北境,战火动荡里,北境家家户户里供奉上了新的往生牌位,祭奠英魂,感念恩德。
广书阁里,赵钧正在练字,听见章鸿志献城的消息,恍若未闻,静静将写好的字摆在窗前,平静的看向窗外积雪的翠竹,格外潇潇,管家赵全立于其身侧,不敢出声。
他的眼里有火,心中有气,却无可奈何。
站了良久,他从袖间取出一信笺,再细细看过一遍,扬手掷于烛火之中,火光跃动,袖间的手渐渐握成拳头,似乎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赵全,鸿志跟着我,有多少年了?”
“足二十二年。”
赵钧垂下眼,眸色深深,“他年长我两岁,我遇见他时父亲去世镇国公府刚分家,我视他为兄长,他待我亦如亲弟,最孤傲自尊的人,最终舍了自己的气节,甘愿被千夫所指,也要换一城百姓无虞。”他闭了闭眼,“忠君爱国,可真正守在战场上的人,心里装的不是那些史官口中宁死不屈的气节,而是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知百姓苦,明百姓苦,如果是我,也会降。”
赵全看向他,这位铁血将军戎马一生从未露过半分疲态,唯此时,他的肩膀微微垮下,双鬓染上风霜,眉宇间有了脆弱,“章将军此举是为大义,如今将军身故,朝中的口诛笔伐会尽数朝着赵家而来,老爷您切莫过于哀痛,保重身体才好。”
赵钧蹙眉,抬手压着胸口,喉间一腥,一大口鲜血吐了出来,身体摇摇欲坠向后倒来。
赵全一惊,匆忙上前扶他,赵钧拄着桌子站稳,朝他摆了摆手,“拿赵家手令去宫中请太医,从今日起府中闭门谢客,宫中的诏令一概拦下,北境诸事皆由长欢拿主意,无需问我,你去见秦昉,告诉他赵家不宜再出风头,请他在朝中周旋,掌控大局,正元帝要是没事做就给他找点事,将明安候失踪的消息放出去,北境的军事部署上别让皇帝插手,另外,放弃赵家旧部,暗中推明安候的人上位。”
“是,老爷。”
赵全应下,赵钧略略点头,“告诉太医院那些老东西,我一生征战,满身伤痛,这副身子早已是摧枯拉朽之势,悲痛之际,病来如山倒,让他们好好诊治,务必原原本本将我的病情呈给陛下。”
赵全拱手,半忧虑半迟疑道:“两位少爷被疫症困在津北城,姑娘一个人守在北风关,您...”
话没说完,书房的门便被猛地推开,秦纨跌跌撞撞便闯了进来,赵全见状适时退了出去,赵钧抬手一把将人扶住,“夫人。”
“晏晏呢?”
她撑着赵钧的手站稳身子,红着眼,“北风关如今是个什么样子,我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能都折在那。”
“你去救她,你不是大将军吗,打了一辈子的仗,救了无数的人,你的儿女,你怎能眼看着他们死!”
“阿纨!”赵钧平静的看向她,“这是晏晏自己的路,我帮不了,也救不了。”
“那你便眼看着她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