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本朝商人地位不高,有些傲气的读书人都不屑与之往来,但他们的消息却很是灵通。
到了六月时,劳不语还真打听到了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事儿。
“我说怎么这么凑巧呢,前头好诗文的刘学政,原也是礼部郎中,和咱们这次的王尚书同一部为官。原也不是什么巧合,就是因为王尚书好诗文,刘学政恰好又在诗文上有才,进入礼部之后受到了王尚书的青睐,将他视为半个门生,刘学政的仕途比同届进士顺遂不少。”
一知道这消息,穆二胖都开不出玩笑了。
这意思不就是说王尚书是刘学政的加强版?
也不抱着侥幸心理了,穆二胖那诗文特训又搞了起来。
这二年来,穆二胖一开始是在劳不语和梅若初的指点下搞特训,后头沈傲霜加入书院,给他提供了另一套作诗的思路和方法。
穆二胖吸收能力非常强,诗文比从前上了一个档次。
但或许天生这方面没有这根弦,穆二胖努力到现在,写出来的诗依旧不能和梅若初、沈傲霜写的相提并论,发挥出色时也至多和卫奚、卫恕写的平分秋色。
这次其他人还想帮他特训,穆二胖没肯,“咱们同场乡试,时间都紧迫的很,哪怕多为我花费半个时辰,你们就少了半个时辰温书。再者说,都这么久了,你们难不成还藏着什么压箱底的杀手锏?”
其他书院的情况他们不知道,但在翠微,少年们亲如手足,自然不会藏着掩着。
其他人当然说没有,穆二胖接着笑道:“这不就成了?你们能教我的都教我了,前头特训也搞了好几次,资料都由娘收着呢。我自己看,自己悟,有了体会再和大家分享。”
八月之时,乡试眼看着就要开考了。
乡试共有三场,每场考三天,中间不得外出,而且每场考试都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
也就是八月初八、八月十一、八月十四都要进场,中间只能回家睡两觉,其余时间都得在贡院里头。
所以也难怪书生巷这边宅子紧俏,一房难求,这种时候若是住宿的地方离得远,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进了八月之后,劳不语就建议沈翠不要带着少年们外出了——虽说温书要紧,但在沈翠多年的带领下,大家同样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一直有每天锻炼两刻钟到半个时辰的习惯。
眼下这小宅子活动不开,不方便做早操,所以每天沈翠都会在晚饭后带着大家出去散步半个时辰,锻炼锻炼,也让少年们的脑子松快一阵。
劳不语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道:“眼下临南府汇聚了全省的秀才,但叫的上名号的却也不多。若初和二胖在外都时不时有人提起……防人之心不可无。”
话也不用说的太多,沈翠立刻明白劳不语这是怕同场有人心术不正,在考前对着有力的竞争对手发难。
沈翠自然同意,跟少年们说了之后,崔斐还恍然道:“三年前我跟云川来赴考。我记得有一次外出,我们在外头随便吃了一口东西,结果我腹泻了好几日,他倒是因为不重口腹之欲,吃的很少,所以并不严重。还有一次,我们一道出门,经过一家酒楼,楼上突然掉下来一个花盆……那会儿我只当是水土不服和一次意外,想来就是……”
有了这前车之鉴,加上翠微的少年们也都不是玩心重的人,大家便都只在小宅子里埋头温书,闭门不出。
到了初七这天,沈翠开始检查所有人的行囊——跟府试不同,虽然同样要在里头闷好几日,但乡试这更高一级的考试人数众多,朝廷供给不过来,除了清水之外,所有东西都需要考生自备。甚至试卷都等于是自备,考生需要提前交十二幅纸上去,再给一笔印卷费。
笔墨纸砚和蜡烛、衣物铺盖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东西了,另外干粮也要慎重准备。
有些考生会带米和煤油炉进去,在里头自己煮饭。
翠微这边的几个少年都没怎么进过厨房,怕他们使用不慎,加上梅若初气运不稳定,沈翠更不会冒这个风险,就还是准备现成的东西。
前头系统里的的炒米、炒面粉,大家虽然都说吃着还行,但要是一连吃上三天,那绝对让人提不起食欲来。
沈翠就在系统里买了特制的能确保三天不发霉的馒头,把馒头炸的酥酥脆脆后,再切成拇指大小的小块。
菜色方面,系统也有售卖菜干,并不需要另外煮制,直接泡水就行。时下这样的天气,倒也不用担心吃不上热乎饭而肠胃出问题。
另外她还蒸好了几条腊肠,同样切成碎丁,加上菜干,也算是让他们顿顿有肉又有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