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娇柔又贤惠(172)
很少见他面色如此凝重,她不由得担心起来。
“殿下,不如我去和母亲商量早些回去?这么远的路程,万一发生点什么真是鞭长莫及。”
梁粟拱手,“微臣赞成苏姑娘的话。”
林云疏摇头。
如今种种迹象表明,章灏这批私铸的兵器并不是用来卖给那些蛮子,而是有更要命的用途。
他只是不明白,如今大家都过着相对平安顺遂的日子,谁愿意跟着主子造反做掉脑袋的事?肖全福也不是傻子,除非是有人给了他无法抗拒的诱惑和强有力的保证。
梁粟拱手:“殿下,我得走了,谢大人那边还需要卑职。”
就在二人转身欲走之际,他忽然从袖中拿出一个哨子大小的竹筒,推出一张纸递上来。
林云疏正疑惑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何他这时才拿出来,低头看一眼后不动声色收好。
“梁粟,谢大人需要一样东西,可准备着东西需要些时日,辛苦你在这里多住几日了。”
梁粟面露难色:“殿下,京城十万火急,卑职怕是留在这不妥。”
林云疏眸中倏然暗沉几分,仍笑着道:“无事,不会耽搁太久。”
作者有话说:
这个传递消息的竹筒,是秦方钰做了送给苏冰雁的,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第80章
与梁粟分别后,林云疏撑着伞和苏暮菀离开酒楼,趁着天黑前回到沈宅。
随着天色渐渐暗下来,风一阵阵刮在脸上如刀子割得疼,街上的人也少起来。
四下无人,苏暮菀低声询问:“殿下,您为何要留下梁大人?”
林云疏没想到她居然敏锐地察觉到他是在有意试探梁粟,不禁又惊又喜:“菀菀怎么知晓我是故意留下他?”
苏暮菀抿唇,“我看殿下突然变了脸色,想必谢大哥信中所写并非是向您要什么东西吧?难道是谢大哥提醒你梁大人有问题?”
其实方才林云疏的面色并无太多变化,即便是洞若观火的梁粟也未察觉异常,但和他朝夕相处的苏暮菀却是一瞬间就看出了差异。
“倒不是他察觉了什么,而是——。”林云疏顿住,将竹筒从袖口拿出,“这个已经被打开过。”
苏暮菀侧目,拿来竹筒仔细研究一番,并没发现特别的机关,不知他如何判断竹筒曾被打开。
她将里面的纸徐徐展开,更是惊讶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纸上一片空白。
对上她不解的目光,林云疏带着一丝得意解释起来。
这竹筒本是秦方钰做的,谢濯发现这东西很是精巧,要他多做了一些以备不时之需。他们二人之间传信的墨并非寻常的墨水,一旦打开竹筒字迹就会渐渐淡化,约摸两天之后就彻底消失,只留下白纸一张。
苏暮菀不以为然,“殿下,说不定竹筒不小心在路途中松动了,这才打开呢?”
林云疏再次抽出竹筒中的夹片给她。
苏暮菀仔细一看,发现夹片放入后几乎和竹筒严丝密合,如同榫卯结构密闭性极强。抽出来还需要些功夫,不可能随随便便自己打开。如若是暴力拆开,里面的纸条不会像眼下这般完好无损。
她不禁感叹:“秦公子这手艺当真厉害,堪称鲁班在世了。”
“他心思缜密,做事一丝不苟,将来若入工部将是国之栋梁。更难得的是此人学识渊博,心性纯良,若能登顶内阁,会成为大焱肱股之臣。”
这一番话简直是把秦方钰捧上了天,苏暮菀笑道:“若知道殿下如此看重,他定会很高兴。”
“那倒未必。”林云疏将油纸伞递给她,腾出手来轻轻拢紧她身后的大氅,笑道:“他并不需要这些虚无的夸赞。”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呼出的热气正好落在她脸上,两人靠得太近,苏暮菀红着脸垂首,声音娇软清甜:“依着殿下的意思,梁大人背叛了谢大哥?”
“我让他留下来,便是为了查一查。如若真有问题,这些日子他一定会想办法与京城联系。”
林云疏再度拿过伞,抬头望一眼暗沉的天空一角,闷得人心慌。
两人不知不觉已走到巷子里,过了尽头拐角处,再往前就到沈家。难得有这样静谧的时光相依而行,两人不知不觉都放慢了脚步。
苏暮菀静静听他分析。
“是我大意了。”林云疏叹道:“回头一想,谢濯应当不会将我假死之事透露给他。这次梁粟先是找到你约定见面的地点,而非找到离影,应该是谢濯的嘱咐。奇怪的是他居然一开始就叫我殿下,而我当时也没有怀疑什么,自然地回应了他。”
苏暮菀大惊失色,“那殿下的身份岂不是暴露了?”
“未必,只要他没能通风报信,这事就只有他一个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