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陪你在这等着?一个人吃饭不香。”
站在旁边的范援朝当即表示自己也是人,“等会儿隋知青就忙完了,林颜你跟我说说你今天都干了什么呗,咱俩交流交流。”
林颜被范援朝强买强卖,只能先过去坐下吃饭。
“那这岂不是要从知青队伍里选人?”范援朝是个热情爽朗的姑娘,“团长政委,你们打算怎么选呀?”
“你想去吗?”
范援朝倒是个直爽性子,“去当老师肯定比干活轻松,不过听林颜说,有些是当地人都不会说普通话,我怕过去我跟着沟通不了,这么一来其实还是让琼岛和两广地区过来的知青去当这个老师更好一些。”
这话说的没错。
毕竟地理上更接近,去当地教学也更能为老乡们所接受。
至于北山村那属于特殊情况,林颜还是想要隋琛去。
正想着,隋琛已经端着饭菜过了来。
食堂的大师傅吃过饭,过去接班终于放了隋琛的假。
杨团长好奇,“小林不是让你晾晒衣服吗,怎么来食堂帮忙了?”
“衣服都收拾好了,我问了下没有对我的安排,看食堂这边缺人,就过来帮忙。”
瞧瞧人家这思想这觉悟。
杨团长拍了拍青年的肩膀,“那就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明天你跟着老冯去北山村,给那里的村民上课帮他们扫盲。”
扫盲这事建国后就没断过,然而总是又数不清的漏网之鱼。
北山村那边认字的不多,南山村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漏网的不是小鱼,简直是一群鲨鱼。
看了眼林颜,她正在跟范援朝嘀咕着什么,两个年轻的姑娘说说笑笑,犹如一幅十分美好的画卷。
隋琛应下,“好,我听组织安排。”
不是组织安排,是你媳妇儿的安排。
杨团长也没多说。
晚饭过后回办公室的时候跟老搭档说起了明天的安排。
周围那么多生产队和村子,按照今天这效率,一个个的跑怕不是得用小半个月才行,这还得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要是遇到顽固分子那就得来回做思想工作,怕是更麻烦。
“老冯,你说那个小林到底咋回事?”
能够派到这边来的,自然都做过调查,隋琛的身份再简单不过,早前父母在清华教学,后来去干校接受再教育。
眼下清华那边的教学工作开始逐步恢复,一些老师也纷纷调回去。
但隋琛的父母并没有,和其他几个老师教授一起被安排到琼岛这边。
琼岛毕竟是四面环海的岛屿,再加上地势地形的缘故,这里甚至到现在可能还有间谍潜藏。
能够被派到这边来,隋家人还有隋琛自然没问题。
但这个林颜……
“你不是相信她?”
这正是杨团长头疼的地方,“我是相信呀,可我就是想不明白。”
“有啥想不明白的,有的人就是天纵奇才。让你多读书你就是不肯读,如果你知道王介甫的《伤仲永》就不会这么大惊小怪了。”
“什么什么?你别给我整那些文绉绉的,知道老子听不懂。”
冯政委瞥了一眼,这让杨团长心虚了几分,“行了行了,我再让人去那边调查下就行了。”
其实两人心照不宣,不然也不会往办公室这边来而不是直接回家了。
杨团长很快就联系到了平安县长河公社那边,公社的老支书一听说林颜的名字一阵紧张,“咋了,林颜出事了?”
“没有没有老班长,您别慌,我打电话就是问问林颜的情况。”
老支书松了口气,“没出事就好,小林呀是个好孩子……”
面对组织,老支书半点都没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小田庄林颜的事情。
挂断电话,杨团长有些犯嘀咕,“主动来的呀,你说难不成咱俩看走眼了?莫非真有问题?”
要么真的是一颗红心向太阳比寻常人还有责任感,以建设国家为己任。
要么就是有点别的心思。
不然这人生地不熟,对于一个打小生活在内地的姑娘压根见都没见过的海岛,她咋就这么义无反顾的要来呢?
冯政委也在思考这件事,“林颜应该跟她那个堂姐不太和睦,可以打电话问问林爱芬同志,看她什么个态度。你过会儿说的时候要这么说……”
林爱芬刚洗了澡正想着睡觉,忽的被人喊起来一肚子的火气。
偏生赵程前还看着,她只能另找说辞,“我是怕吵醒了晓丹,孩子睡不好。”
赵程前已经穿好衣服,“先去看看怎么回事。”
林爱芬没法子,只好套上衣服跟着出去。
“是琼岛那边打来的电话,点名要找林爱芬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