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不讲武德(91)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第35章 深秋已入

只要她不过分, 李令俞确实不太管她,尤其她眼馋家里女眷的衣服,李令俞只作不知道由着大柳氏补贴她。

她见堂中人都附和, 又见李令俞也给她面子,并不驳她,就接着说:“幼文什么都好, 就是平日里只记得忙碌,至今都没有定亲, 如今姝娘终于定了侯府,也算是了解了家里的一桩心病。而且我家郎君说,御史台的薛大人都非常喜欢令俞,恨不得和她做翁婿。”

她炫耀了一番李姝的婚事,又说御史台最高官薛洋也看好李令俞了。

这下让柳家几个妯娌都不会说了。

谢氏本就奔着和李令俞结亲来的, 哪知道柳恪的上官也看中了李令俞。

柳媛一听脸色都变了,谢氏沉着脸问:“黛娘这是听谁说的?”

李黛一眼就看出来她们的心思了。她可不想和柳家结亲, 柳家最是踩高捧低。虽然她自己也是,但是她就是不喜欢柳家。柳家当年可是十分瞧不起父亲, 也看不上她,如今倒是巴巴的来和她们家做亲家,真是好笑了。

“还能是谁,我家郎君就在御史台, 肯定错不了。”

谢氏听的眼前一黑, 差点忘记了,李黛那个夫婿,可是御史台有名的搅屎棍。

既然御史台传出这种话了, 那就不是空穴来风。

谢氏原本是十分笃定能将女儿托付给大柳氏的。一是看中大柳氏性格绵软, 不会为难媛娘, 后院里也不过是一个妾在料理。媛娘进门就是当家人。如今李家门第不高,李尚又是□□。就算将来发达,她的媛娘也有底气。李令俞年少聪慧,得贵人青眼,有幸平步青云,和裴家郎君交情匪浅,但她娘家和皇后娘家同出一支,虽然她和皇后这一脉有些远了,但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她真的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为媛娘做了最万全的打算。可到了临门一脚,却失策了。

李黛犹觉得不够,问李令俞:“你就说你和那个薛大人可认识?”

李令俞“可是薛洋薛大人?”

李黛一听,已经八成觉得是真的了,那若是结了亲,黄家就更没人再敢惹她了。

“是,就是薛洋薛大人!幼文果然和他熟识。”

李令俞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说:“阿姐不要妄议朝廷命官。”

李黛见柳家几个舅母一言不发,直觉的畅快极了。

连着又夸耀了良久,李令俞这才说:“我今日和禁军打了招呼,母亲和姝娘几个回颍川到时候有禁军护送,我也放心些。”

李黛一听就来劲,“我也许多年没见舅舅了。”

谢氏的太阳穴已经开始疼了,看来这门亲事是没可能了。

柳媛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拿李黛毫无办法。

柳茜性格强硬,和李黛说:“ 都说女子德行不能有亏,听闻姑父出事时,表姐拒不肯归家照看,还是表哥从书院归家照顾一家老小。”

李黛一朝被人踩着尾巴了,恨不得立刻上前扯头花和她互撕起来。

李令俞见她面部表情管理要失控了,赶紧说:“不过是些流言,阿姐纯孝,上有婆母侍奉,下有叔妹要照顾,十分辛苦。哪里来的流言?”

李黛今日就不准备回黄家,一听李令俞这样给她搭台子,心一横想,你们柳家看我们家如今显赫了,就来寻我们的不痛快了,做梦呢。

李令俞的光她都没沾过,哪轮得上你们。

大柳氏正准备和李令俞说,让他带着妹妹们,和两位表妹去书房。

结果门外的阿符通传,有客人来访。

李令俞起身说:“我今日有事,不能陪舅母闲聊,母亲定好日期,我让随行的人去准备。若是报丧,那母亲也要迟表舅几日回去才好。”

李黛给他台阶:“阿弟位高权重,平日里繁忙,快去忙吧。我陪母亲和舅母们聊天就是了。”

李令俞忍着笑:“阿姐今日不必归家,我给姐夫传个信就说家中有女客,阿姐久未归家,我留阿姐小住几日。”

李黛一听喜不自胜。

接下来的战场就是她的了。

李令俞出了门问:“谁?”

“说是郎君的先生。”,阿符据实禀告。

李令俞进了后院才知是吕匡渊。

她有段时间未见他,吕匡渊见她先说:“听说你进北台狱走了一遭,可见没出事。”

李令俞:“学生命大,全须全尾出来了。”

吕匡渊听着有些唏嘘,若是早年,圣人可没这么好的性子。

李令俞问“我听闻先生归乡。一直没敢给先生写信。”

吕匡渊随她进了书房,看了眼障子门打开,竹帘里投进来的阳光,夸了句:“好秒的心思。”

“不过是地方紧窄,想了些办法。”

吕匡渊坐在有阳光处的椅子上,并没有提几个月的见闻,只问:“我今日收到信,便匆忙来见你,边境不稳,你知道是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