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不讲武德(282)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薛洋一听就要反驳,曹印便抢先一步说:“也成。”

薛洋张着嘴,看着两人干瞪眼。

曹印继续说:“三州主将,斩首并不为过,只是领兵之将向来少,只怕还要从九边之镇调用,眼下北境的战事,我等也不知详情,所有不好多赘言。”

李令俞叹气:“之前宫宴中毒案,陛下一心扑在纠拿凶手之事上,也不曾和你们商议过北境之事。突厥人举兵南下,同时攻打了司州、平城、营州。因着之前北境三州调兵五万回援并州,所以才告急,陛下批了北宫的调兵的旨意,便调河东三州兵马北上,支援北境三州,谢家也是得了这个机会,才领兵出了青州的地界。”

殿中的众人这才清楚了。

薛洋依旧盯着她,她如今可是如同摄政。就算陛下病危,陈留王还在,宗室总有子弟,轮不到她一个公主在这里摄政。

李令俞知道,一时半会儿她镇不住这帮人精,且等她腾出手来,再慢慢和这帮人周旋。

“那就尽快出文书,好尽快去河东处理此案。”

薛洋便问:“我暂且称一声殿下吧,殿下如今这算是摄政了?”

李令俞冷冷看着薛洋,问:“那御史中丞大人,这是要为陛下保驾吗?”

薛洋:“你莫要胡扯!”

“那就安安分分,眼下不是你直谏的时候,各位也给我记着。”

薛洋:“你休要如此跋扈,还敢说你没有不臣之心!”

李令俞心里清楚,薛洋早晚要换掉的,她和薛洋相处不来。自然没有君臣之谊。

只是眼下不是时候而已。

李令俞不接这话,只说:“曹大人尽快拟好文书,最迟明日一早,就派人去河东,处理此案。”

薛洋怒目而对。

曹印手里还拿着笔,便多问了一声:“眼下没有合适的人去……”

李令俞微微笑了下:“怎么没有。”

裴家不就有现成的人吗?

那就让太子妃娘家,去处置太子一党谋逆的罪臣,再合适不过了。

她倒也没挑明,只说:“我晚上想想,明日一早派人去。”

曹印也不耽搁,低头拟好文书。

听到殿外阿符来报:“秦将军回来了。”

李令俞便说:“让他在偏殿等我。”

曹印抬头见她吩咐,她已然将这里当成了她的地盘。

薛洋更是怒目,其他人有心想说,可又不敢贸然开口。

薛洋怒道:“李令俞,你若是当真有不该有的心思,我必会手刃你!”

李令俞出了殿头也不回说:“薛大人只管在这里纠缠,等我处理了河东之乱,再和薛大人慢慢说道。”

第85章 司州

秦周一身血污, 见了她,已经不敢再像之前那样随意了,恭敬行礼:“臣不负圣命, 城外兖州军,和青州残军已经归顺,就等殿下下令了!”

说完便交还手中的令牌。

李令俞接过他奉上的几块令符, 又将青鱼铜符挑出来,又放在秦周手中, 说:“我说过,这符给你,我就不收回了,京郊营我就此便交在你手里。京郊营的兵马松散,好无纪律, 你给我操练好了!上都城的安危,我也就压在你身上了。若是再有正差池, 让人神不知鬼不觉摸到上都城,也不用再来见我, 自行了断吧!”

秦周听得十分羞煞。

此刻,才认识到,她说的没有一句虚言。

对当夜带出来的人,功名全都兑了现。

秦周:“定不负殿下所托。”

秦周隐隐猜到她的身份了, 但不敢出口问。

李令俞心知他好奇, 便说:“你怕是还不知道我是谁,我叫萧懿安,豫章太子幼女。天兴三十五年生。往后这条功名路不好走, 秦将军怕是会因我的恶名, 受牵连了。我在这里给你赔罪了。”

秦周怔怔看着她给他赔罪, 片刻后才反应过来,立刻单膝跪地:“臣出身微寒,十几年生死里搏功名,门第、身份于我来说都是空的。我只认手中的刀,和领路的人。定不负殿下今日的知遇之恩。”

李令俞看着秦周,这是她三番五次调查过的人,最后才将堵住压在他身上,也是巧了,若是那日他不在,她会让段功去扶持军中另一个副将。

可在李家遇见了他,便改了心思。

君臣际遇,有时候可遇不可求。

他们之间,合该有缘。

“起来吧,咱们之间不讲虚言,武人靠手中的刀说话,我这个人不认门第、也不认世家门阀,谁的刀快,我便用谁。军中缺将,你只管操练,把可用之人提起来。往后的麻烦不会少。但我也不会薄待了你们。”

秦周说:“殿下若是能稳住宫中几位议政大臣,那还好说,若是稳不住,尤其是九边之镇之外的州府兵马,怕是不好交代。河东谋反案,还是要尽快,我斩了主将,拿下了几位副将,才一时震住了军中。但若是迟迟没有结果,怕会军中起乱,到时候更不好收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