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不讲武德(277)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李令俞见曹印跪在那里不肯起来。

“曹大人,是觉得我今夜也等同谋逆,是吗?”

曹印不言,自然是不赞同她这样趁机夺权。

“旧朝革新,一场科举救不了大梁,眼下大梁危机四伏,可惜你的陛下,你的圣人,视而不见。我自不比贤才,但手握权柄,终究要为大梁的百姓考虑。”

她又问:“裴大人觉得如何?”

裴虞静静望着她,少了在东宫时的迷惘,大概是已经都想清楚了,也知道后果了。

“你从接近我开始,便开始算计了,是吗?”

李令俞不想解释,只说:“裴大人说笑了。”

“阿符,让人去北宫报信,就说乱军剿灭,我受了伤,便不回北宫了在太极殿养伤。”

天蒙蒙亮的时候,她已经取了青州军的兵符,提着谢鹏程的亲信的脑袋,让秦周带兵去城外擒贼。

段功率神策军随后跟着。

河东几州的这几万兵马两日之内,必须北上。若是不能归她所用,她宁愿全杀掉。

她手里的可用之人并不多。

便和曹印说:“曹大人信不信我,都无所谓,眼下北境危难,我没功夫应付这帮文臣。还望大人助我一二。”

曹印不肯应声。

“老臣年迈,已经不中用了。”

他到底是为萧诵的太昌朝立下了功劳,不肯侍二主。不肯看她谋逆。

李令俞看着他,冷冷说:“北境之围若能解,曹大人随意。眼下,朝中兵乱,边境战火,谁要是跟我撂挑子,我绝不手软。你若是管不住文臣那帮嘴,我便杀到他们闭嘴,你们知道我的,我不是君子,也最不怕名声。”

裴虞问:“你名不正,立身不正,便是乱臣,自然便使不动人。”

李令俞:“立身不正?我权倾朝野,独揽朝政又如何?你们不就是怕我坏了祖宗规矩吗?你挡不住我的。不信,你们尽管来试,我倒要看看是我手中的刀硬,还是你们的骨头硬。”

她这话说得十分冷硬,全是帝王之言,裴虞嘴上不说,心里便已经知道,她怕是终究会坐上那个位置的。

曹印则是从头到尾都不言语。

他是个老派的人,学的孔孟之道,君子之谊。君臣之约,已经奉献给了萧诵。

自然不能认同她一个女子坐上那个位置。

天亮后,乱军已退,逆贼已经剿灭。

尽管城中千疮百孔,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但不到早朝时分,议政大臣纷纷入宫来探视陛下。

李令俞已经等着他们了。

阿符领兵站在殿外,放大臣们进宫。

“陛下病重,今日由我暂且看顾。中书令曹大人主持议政,之后将折子递给我,等我北宫回来再处理。”

薛洋大概也看出不同了,质问:“李令俞,你这是何意?陛下呢?陛下在哪里?”

李令俞看着殿中这些大臣,心知今日必有一争。

“我奉圣人之命,剿灭乱军,平东宫之乱,昨夜厮杀了一夜,今日还有后续要处理,陛下受了惊吓,正在休养。各位大人还是配合为好,别在这纷乱之时多事才好!务了公事,我可没有陛下好说话。”

说完,也不再和一帮文官痴缠,便领着裴虞出了太极殿。到中和殿中,萧诵状况确实有些不对,已经请了医官。

裴虞还被押着跟在她身后,她也丝毫不怕他多嘴,吩咐道:“你回去吧,希望你们裴家给我的交代,能让我满意。”

裴虞问:“所以,从开始,你便知道,你我有血仇,也知道我们不可能是朋友,是吗?”

李令俞如今再说从前,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裴大人,如今说这些,没有意义。我等着卫国公,给我答案。”

“送裴大人回去。”

萧诵旧疾复发,本就已经油尽灯枯,如今更是催命。

医官跪了一地,大气不敢出,李令俞扶刀站在一侧,萧诵已经不大能说出话来了。

李令俞站在塌前,看着他。

他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看着李令俞,一时间将人认错了,当成了二哥。

哑着声问:“二哥,你终于来向我讨命了?”

李令俞看着他不语。

萧诵也不用她应声,只管说自己的。

“二哥,你向来光明磊落,可惜你太重情,父皇压着你,所有人宠着你。朝政是不论才情的,父皇将国库掏了个干净,哪里还有钱修通天观。你们争执误事。也是误百姓姓名。朕杀兄之罪不可饶恕,可朕做皇帝比你们强!登基十几载,不曾享乐,不曾贪欲,日日勤勉。国库空虚,朕穷到赏不起群臣,穷到问世家讨钱财,朕这个皇帝做的窝囊,才攒了如今的家底!朕不曾亏待过有功之臣,不曾放纵过私欲,朕何罪之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