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不讲武德(261)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萧雍那一刹,脸色变了。

苏绎皱眉看着她。

萧雍见她嘴硬,忍了又忍,才说:“你最好说实话。”

李令俞心中一紧,面上不露。

“近日臣奉命随庐阳王等,入北邙山皇陵祭祀,祭拜了豫章太子,一家人齐齐整整。若我是谋逆乱臣之后,敢问当年那是谁,欺君罔上呢?”

当年的案子一改再改,坟墓都迁进了帝陵,再说这等闲言,确实有些可笑了。

萧雍见她不肯认,依旧嘴硬。最后惘然一叹,到底没有再审。

“苏绎,你去拟旨,调青州、兖州军十万兵马北上,支援北三州。直接送去太极殿传旨,五日之内,孤要听到兵马北上的消息。”

苏绎垂首:“臣遵旨。”

说完匆匆出去了。

李令俞还是跪在那里,萧雍既不说话,也不准她起来。

李令俞猜,他拆不穿她,因为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李尚怕是抵死不认。

她后来猜测,将她带出来的人,和将她送进李尚家里的人,必定是没有见面。

她在经过至少两个以上的人中辗转过,最后才到了李家。

陈侯应该参与其中的一环,苏绎没有掺合,但是他知道了,没有出声。

这件事做的十分精巧,以至于连阿符都不知道她是谁。

萧雍问:“既然无事,那便替孤画一幅画。”

说完去了后殿,蔡真吓得大气不敢出,见萧雍去了后殿,示意李令俞跟上。

李令俞这才起身跟着蔡真去了后殿的书房。

紫宸殿规模很大,比朱雀殿大一倍。

后面的书房更大,萧雍进了书房,吩咐蔡真:“去叫你干爹。”

蔡真不敢耽搁匆匆而去。

萧雍吩咐:“将书架上第二阁第二个盒子拿出来。”

李令俞仰头看了眼第二阁,高高在上,她根本够不着。

便一直站在那里仰望着。

萧雍问:“你说你是益州人?”

“是。”

“你是李尚抱回去的?”

“是。”

萧雍却直接问:“当年是谁救了你?”

李令俞没说话,但蔡荃已经进来了。

还是微微发胖的蔡荃,脸上可看不出有什么生病的迹象。

蔡荃见了萧雍,立刻就要跪下行礼。

“蔡荃,你来认认,这位小李大人,到底是谁。”

蔡荃不敢含糊,唯唯答:“小李大人就是小李大人……”

“啪!”萧雍将手中的镇纸直接掼在蔡荃脚边。

蔡荃和蔡真吓得立刻跪下告饶。

萧雍怒道:“华林园为何让你杀人?你再说一遍!”

李令俞想,萧雍这次确实是冤枉蔡荃了,华林园杀她是谢惠荫的意思。

曹太后怕是被谢惠荫拿住了把柄。

可萧雍知道她是谁了,只以为是曹太后查到了,所以才让蔡荃杀人。

李令俞劝说:“第二阁太高,小蔡管事帮我将第二个盒子拿下来。”

蔡真看了眼圣人,见人并不像真的生气。便起身搬了高凳去取了画。

李令俞接了盒子,旁若无人打开画,她此事其实没有心情看这个,满心都是北境三州的战事。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都是杀戮。

但等她展开画,一时间有些愣神。

《江南回春图》,豫章太子的画。

好扎实的功底,江南春景风急柳梢飘,春天的盎然景致跃然纸上。

只是这画只有半幅,没有收尾,只是在后面潦草提了字,盖了印章。

她看着画,见萧雍坐在一侧,由着她张狂使唤蔡真。她便回头问蔡荃:“蔡督事,我当真长得像谁吗?”

蔡荃这会儿哪敢回答。

见她这样放肆,更是笃定,她是豫章太子的孩子,更是觉得自己糊涂。

圣人这些年一直心思深,但为豫章太子的事,差点西去。

天底下,哪有儿孙早逝,父母不痛心的。

何况这儿孙死的,这样让人惋惜。那可是一个好端端的儿郎和三个孙儿。

李令俞见他不答,便说:“朝中谢大人上书弹劾我,说我是天兴三十七年逃生的谋逆之后,这几日朝中传的沸沸扬扬,蔡督事以为呢?”

蔡荃闭了闭眼:“殿下,老奴糊涂。”

这一声,算是认定了她。

李令俞见萧雍死死盯着她不说话。

只觉得好笑。

可见,人不能亏心,若是被人拿住把柄,利用起来便是个再好不过的方法了。

一个时辰后,苏绎从太极殿回来,脸色并不好。

陛下旧疾复发,已经不能起身了。

但好在旨意发出去了。

萧雍听到萧诵卧床,像是没听到一样。殿内的几个人更是谁也不敢多话。

李令俞此时被萧雍圈在紫宸殿,为他完成那幅残画。哪也不准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