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不讲武德(201)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萧鋆劝说:“父皇,这不合礼数。万不可动气。”

萧诵冷笑:“朕登基十几年,还第一次被人架在这儿。逼着朕处决朕的臣子。”

殿外的谢惠荫孤注一掷,她心里同样满是委屈,谢家已经忍到如此地步了,谢家到如今也已经没人做官了,哥哥的官职已经被剥夺。

那一朝的后族,像谢家一样,如此落魄?可谢家子弟横死,竟然还能不了了之。

这让她如何能忍?

刘琨站在殿外宣完萧诵的旨意,谢惠荫一时间不可置信抬头看着刘琨,似是没明白他在说什么。

刘琨不忍心劝说:“娘娘是千金之躯,怎能如此自轻?您这样陛下也心疼。”

谢惠荫半笑半哭:“自轻……心疼。我与陛下几十载夫妻,如今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吗?”

刘琨见她还是执迷,低声说:“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宗的规矩。您也不能逼着陛下杀人。”

谢惠荫哀戚:“我们谢家,何至于此?为何到了这等地步啊?”

刘琨半劝半搀扶,才将人扶起来。因着陈留王在殿内,也不好将人请进去,就亲自送回了两仪殿。

刚进两仪殿正赶上太子来。

太子一脸怒意,盯着刘琨像是一口能吃了他,连刘琨都觉得莫名,谢惠荫无心客套,只问太子:“太子怎么来了?”

萧祁:“母后如此受辱,儿臣再不来,怕是往后见不到母后了。”

“太子慎言!”谢惠荫急着训斥。

萧祁僵着脖子,这段时日他和父皇一直僵着,谁也不理谁。心中也多是对萧诵的怨恨。

刘琨心里叹气,告退出了两仪殿,谢惠荫到底不敢得罪他,让身边的女官送他出门。

等他回了太极殿,萧诵就问:“回去了?”

“是,娘娘一时想不开。等想开了就明白了。”

萧诵冷哼一声。

刘琨到底不敢瞒着他,将太子之言通传给了他。

萧诵听完一动不动望着南窗外的景色,很久后才说:“他小时候,我日日抱着他坐在东书阁习字,他五岁还握不住笔,我哄着他,教他千字文,教他读史书,他可是我的长子啊。”

萧诵半是灰心地说。

刘琨大气也不敢出。

“他自小性情就霸道,可他是长子,我想着他往后性情太绵软不好,也不曾纠正。到如今,成了这幅样子。”

刘琨语塞,艰难劝说:“太子殿下,还是历事少,再过两年,就明白陛下的苦心了。”

“已经晚了,他残杀手足的事都做得出来,离弑父也不远了。”

刘琨吓得立刻跪在地上,劝说:“陛下,万不可如此说。”

萧诵又说:“阿鋆五岁已经能默写千字文,朕怕他伤心,亲自教他,可再怎么教,也不如曹家的文脉,是吗?”

刘琨劝说:“不是曹家文脉,是陛下的聪慧。”

萧诵长叹:“可世间不常说,外甥肖舅。”

刘琨还没见过萧诵如此灰心过,一时间惶恐,忙说:“陛下春秋鼎盛,再认真教,太子殿下定然会懂事的。”

萧诵呵呵笑了两声,骂道:“你这老奴,最是会做人。皇后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这么卖力?”

刘琨连着磕头:“老奴不敢。”

萧诵摆摆手:“出去吧,让朕静静。晚膳前,朕去华林园同太后一起用晚膳。”

刘琨应了声,连连退着出了殿外,关门时,见萧诵一手抚在眼睛上,刘琨吓得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

第64章 北境动乱

京都衙门的人开始逐一传唤当日参宴的人, 这个过程十分漫长,李令俞已经被关了五日了。

第六日一早,京都衙门的人去北台狱提审她。

京都衙门知府杨圭生的有些瘦弱, 一行人到狱中,杨圭见李令俞枯坐在狱中,问:“你当日为何要杀谢谊?”

李令俞问:“谢家如何说?”

杨圭:“犯人听审, 不得多言。”

李令俞就笑起来,看着杨圭, 十分无赖说:“若我说,是那谢家小娘子先勾引与我,这算吗?”

杨圭被她这一出闹懵了。

“案发当日,在场有人证明,是你行凶在前。”

李令俞继续无赖:“因为有人传信给我, 谢家小娘子爱慕我,因传闻我有了婚事, 恼羞成怒,便扣留了我妹妹。”

杨圭记着这话。

“然后呢?”

“我自然瞧不上她, 她恼羞成怒,就想杀了我,我反抗不过,这才闹出人命了。”

杨圭也被她的无耻惊到了。

那按照她这个说辞, 又要同谢家核对。真真是互相扯皮, 谁也说不清。

李令俞只管不负责任的胡扯。

谢家若是敢拿姝娘说事,她就敢拿谢元娇开刀。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事, 她也会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