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不讲武德(124)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皇后惊喜呼:“陛下醒了?”

薛洋等人等在殿门口,立刻被召进来,皇后坐在一侧,插不上话,见陛下并不问太子,只问陈留王去荥阳的事,心里惶惶不安,嘴上催问:“陈留王快来了吗?”

薛洋安抚萧诵:“陈留王和吏部已经准备妥当,只是担心陛下,还没出发。”

萧诵气息有些虚,慢声言道:“荥阳之乱不能拖。”

正说着,陈留王已经进来,上前跪在榻前轻声问:“父皇如何了?”

萧诵见他满脸愁绪,和蔼道:“我儿别怕,我没事。你且早些出发,荥阳之乱不能拖,我让羽林卫指挥使随你一道去,你只管放开手脚去查。”

陈留王见他和薛洋一般年纪,却满头白发,久病缠身,面容比薛洋苍老许多,一时动容,劝他:“父皇少些思虑,安心养病,儿臣速去速归。”

萧诵安心点点头,摆摆手示意他去吧。

然后说:“曹卿不在吗?”

曹印正赶来,就在门外,门口的人立刻回话:“曹大人来了。”

萧诵改和薛洋说:“薛卿,去送送我儿。”

他还是怕萧鋆去了吃亏,让薛洋嘱咐他几句。

但他首先想到的还是曹印,不论曹家如何,曹印这个人办事可靠,是可以托付重任的人。他又想起太子,心中有些悲伤,曹家当真出人杰,萧鋆到底有曹家血脉。

曹印进来见萧诵已经醒了,报告:“六部中有些声音,众臣惶惶,臣去安抚了一二,也都解释了陛下只是累极了,才会昏厥。定不能被有心人传出其他说法来。”

萧诵听得心下安定,谢皇后坐在那里,她明显感觉到陛下无视她,太子和太子妃熬了一夜,才刚回去,她心里焦急,但不敢做声。

今日一早曹太后关闭华林园,听说昨晚北宫有动作,谢鹏程递消息进来,昨晚说有人进出北宫,她担惊受怕了一夜,生怕北宫有异动,如今等萧诵醒来,才算安下心了,可又惶惶不敢言。

萧诵和曹印说:“辛苦曹卿了。往后,朕还要仰仗曹卿。”

曹印忙叩首:“陛下言重。”

萧诵问:“太后召你,可有交代什么?”

曹印并不隐瞒;“太后娘娘想问,陛下昨日为何会昏厥。”

这话,萧诵信。

薛洋进来后,萧诵安排二人:“薛卿同曹卿,今日起,你二人暂统六部,政事你二人相商,若拿不定主意,再和朕相商。”

这话是君嘱臣,那就是两人负责稳住局面,两人齐声:“臣领旨。”

等人走了,萧诵问刘琨:“昨日我昏厥后,北宫可有异动?”

刘琨没有离开过太极殿,但消息还是知道一些。

“昨日有人出入了北宫。”

“谁?”

“北宫召李令俞进了北宫,晚上戌时,大夏门开过。”

萧诵问:“太后出过华林园吗?”

刘琨跪下答:“奴该死。”

那就是他不知道。

萧诵并无怒意,心里想,母后怕是也防着北宫。

皇后这才说:“陛下且休息休息吧。”

萧诵问:“太子呢?”

皇后忙说:“太子守了一夜,天亮时太子妃有些熬不住了,我就让他去送太子妃了。”

萧诵明知她为太子说项,但也没拆穿,他思量了很久,什么时候开始,他偏袒太子,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疏远曹贵妃的?

他靠坐着,没什么精神,温言细语说:“今年除夕,让曹贵妃回来,一起吃个年夜饭。”

谢惠荫脸上一僵,才说:“前些日宫中去看太后,听说曹贵妃畏寒,闭门不出。”

萧诵明知她的意思,和风细雨问:“朕的太极宫,连贵妃的一间暖阁都腾不出来了吗?”

谢惠荫被萧诵惯的太久了,一时间只觉得委屈,委屈之后才是惧怕。

忙说:“是臣妾之过。这就安排。”

萧诵并不理会她的态度,继续温和说:“母后有了春秋,总不能万事都让母后安排。”

谢惠荫立刻说:“臣妾这就去安排。”

萧诵由着她,并不留。

他自小就见识了母后的隐忍,兄长们他仰望惯了,也羡慕惯了。后来登基后,他总想着,不能让谢氏同母后一样,他一定会会保护好太子。绝不能让天兴朝的旧事发生。

他有些事,不知不觉中,就错了。

李令俞吃完早饭,等外面清静了,这才从院子里出来,北宫的守卫戒备还是很严格,她穿过回廊,见许久不见的蔡荃正匆匆往紫宸殿去了,她喊了声:“蔡督事。”

蔡荃见她,立刻说:“大人来得正好,快随我来。”

李令俞看着他,一时间不想去,心说我就是问一声。

但蔡荃站在那里等着她,她只好随他进了紫宸殿。等她和蔡荃进了内殿,苏绎正和萧雍在说北三州的事,见李令俞进来,萧雍问:“各州府的科考,如今怎么样了?”,虽说问得很随意,但李令俞要认真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