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打脸日常(89)
之前为了巴结颐和长公主母女俩而大放厥词的那些人,现在就尴尬了。
可是,之前信誓旦旦、说的头头是道,这会儿也不能改口啊,否则......那成了什么人了?
就连颐和长公主都尴尬起来。
沈良薇退出,她明知自己女儿做的其实没那么好,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让她继续当魁首。
-------------------
诗句都是引用古人的哈,么么哒。
第136章 搅合
这样好歹能造出个“除了沈弘询那首旧作她女儿当得起第一”的假象,以表示她女儿的确有才,所以与沈弘询旧作相比,竟也让人认为更胜一筹。
不然,若是这会儿她女儿落到名次之外,那么之前那般评名次就显得太虚假了。
而那些之前就觉得沈良薇所作更胜一筹的,心里感觉下意识的微妙起来。
下意识的生出一种,颐和长公主的赏花宴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萧景裕眼底盛满笑意,心里更是狂笑不止。
他以前竟不知,她竟是如此有趣之人。也不知道下一回姑姑再举办这劳什子赏花宴,还有没有脸拔高了吹嘘。
女宾这边诗作评定之后,众人便又讨论起男宾那边的来。
有了前车之鉴,之前嘴巴叫得最响的那几个人,这会儿安静如鸡。
其他人生怕丢脸,评定得也格外上心慎重。
结果,第一、第二首当仁不让,都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子所做,唯独另一首,让人犯了难。
这一首其实算不得一首,因为不完整,只有两句: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虽然只有两句,但却越品越有滋味,让人无法割舍。
若是放开了,未免可惜。
于是众人便请示颐和长公主,该当如何?
颐和长公主之前便看到这两句了,也是暗暗称一声好。
只是,这两句乃是萧景裕所作,她也懒得吱声。
倘若是别人所作,她哪里还需要等到这会儿别人提起,早已笑吟吟主动提出这两句的好了。
半首诗作精妙绝伦,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众人传颂这诗作的时候也会顺势夸赞她颐和长公主不拘一格、眼光独到。
但这人是萧景裕,她当然不可能帮他。
众人提及,颐和长公主就不能装聋作哑了,遂含笑点头笑赞道:“景裕这两句的确妙极,可惜只有半首,排在第三倒也合适。”
齐王萧景业年方十五,又素来最得父皇宠爱,难免有几分骄纵不羁的少年气。
他堂堂亲王殿下,当然不在乎赏花宴上一个名头,但是这个名头让萧景裕得了,他心里就不太痛快了。
当下偏头看向萧景裕,轻嗤道:“堂兄为何不作全呢?莫非是从别处所得,只记得这么两句?”
萧景裕大剌剌说道:“只记得这么两句又如何?老三我看你年纪不大,怎的记性这么不好?皇姑不是刚说过吗?这诗作又不必定得自己作,你管我从哪儿得来呢!”
有人忍不住偷笑出声,忙又忍住。
萧景业脸色更难看几分:“堂兄这样......对旁人似乎不太公平吧?”
“不公平啊,”萧景裕懒洋洋道:“规矩又不是本王定的,你跟本王说有什么用?你问皇姑便是!此是皇姑举办的赏花宴,本王守皇姑的规矩!这么说,没错吧?”
萧景业:“......”
他一个过气了的皇子,有何资格胆敢跟自己叫板?真以为父皇放着亲生的儿子不疼爱却反倒疼爱他吗?呵!
萧景业到底年轻,下不来台,便倔强的朝颐和长公主看去。
第137章 为难
颐和长公主只觉得肚子里一股火气直往上拱。
今年这是怎么了?
她并非天耀帝胞妹,却能混到如今这份富贵,靠的就是抱紧金大腿,谁也不得罪。
皇后母子与玉贵妃母子明争暗斗、水深火热,她都半点儿不沾,至少明面上是半点儿不沾。
而又努力的营造富贵闲人的风雅好名声,将原本普普通通的赏花宴硬是办成了王孙公子、千金贵女们趋之若鹜的风雅聚会。
就凭这一点,无论皇后还是玉贵妃,都不得不重视她。
萧景裕虽然也是她的侄儿,但毕竟是先帝之子,当然不如如今这个当着皇帝的兄长的儿子更为矜贵。
为了维护萧景裕而惹萧景业不快,这是愚蠢的。
可是,她刚刚才夸了萧景裕,难道转头便要自打嘴吗?
这萧景裕也是的,他自与萧景业两人斗嘴,却往她身上扯干什么?
“你们这可是给本宫出了难题了,”颐和长公主抬手优雅的揉了揉太阳穴,扫了二人一眼微笑着道:“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二句的确妙极,论理是当得起三甲的。只是到底只有一半儿,且又非景裕自己所做,景业所言,也有道理,倒是叫本宫不知该如何决断了。诸位才思敏捷,明睿过人,不如都说一说该如何评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