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新婚夜后,全家把我当宝(327)
江蜜双手托腮,情绪有些低落。
杨爷爷和肖奶奶过得太苦了。
如今到了晚年,希望他们能够共度余生。
毕竟他们都在等待彼此。
只不过目前看来,肖奶奶没法放下心里的结。
“奶奶,今天太晚了,您早点睡,慢慢想。”江蜜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木盒,取出里面的开国纪念章,蹲在肖奶奶的脚边,别在她的棉衣上:“这是爷爷的纪念章。”
江蜜和萧厉离开,给肖奶奶一个安静的空间。
“砰”地一声,门板合上。
肖老太太低头看着胸口的纪念章,粗糙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仿佛能够感受到他的荣耀。
她的手紧紧揪着纪念章,泪如雨下。
半年的相守,半生等待。
外面的天,终于晴了。
她却怯步了。
害怕阳光。
肖老太太扶着桌子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来到神龛前,上面摆放着一块牌位。
牌位上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姓。
她当年没有给女儿起名,留着给丈夫回来起,似乎坚信他会活着回来。
事实上他还活着,而女儿却先一步离开他们。
肖老太太拿着几炷香,抖着手点燃,插进香炉里。她又点了两根蜡烛,烧了几张刀纸,从口袋里掏出几颗奶糖放在碟子里。
“孩子,娘来给你报喜。”肖老太太摘下胸口上的纪念章,放在牌位前,眼睛里含着泪花,嘴角却淡淡地上扬:“你爹好好儿的活着,他是人民的英雄。”
肖老太太双手捧起牌位,拿着手绢细细地擦拭一遍。
她抚摸着牌位,仿佛在抚摸着孩子的脸庞。不知想起什么,她抬头看向神龛,拿起原来压在牌位下的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里是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女孩,一头齐耳短发,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灵动有神,她露出细小牙齿笑起来,脸颊两边还有米粒大的梨涡。
当初村里来了一位抗战的同志,她想把女儿的照片给这位同志。若是遇见了她的丈夫,请求他把照片给丈夫。
因此特地给女儿拾惙干净,走到县城照相馆央着人给照相。
照相馆的人听说她的丈夫参加抗战,想给丈夫寄一张女儿的照片,这才给她拍了一张,没有收她的钱。
只不过照片没有洗出来,女儿永远地离开她。
这一张照片没有送出去,一直压在牌位下。
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勇气看照片,时至今日,她再次拿出来,照片已然斑驳。
“你爹是大家心里的英雄,你娘是别人口里的恩人,我俩没欠别人,这辈子就亏欠了你。”
肖老太太看着照片里的女孩儿,依旧是摧肝断肠般的痛苦,喉口哽咽:“下辈子你托生一个好人家,别来娘这里来了。”
⚹
第二天一早,江蜜在江家吃完早饭,又与江大嫂对完账,回到萧家的时候,瞧见肖老太太站在门口。
第250章 病情危重
“奶奶,你等很久了吧。咋不进屋里等呢,之前有告诉你钥匙在哪里。”
江蜜看到老太太头上都蒙上一层水雾,连忙搀扶老太太进屋:“你手都僵冷了,我去生火。”
肖老太太拉住江蜜的手,声音哑得快说不出来话:“你别忙活,我有几句话和你说,说完就走。”
江蜜脸上的笑容敛去,怔怔地看向老太太。大约是一晚都没有合眼,老太太的眼窝深陷进去,整个人都没有精神,特别憔悴。
“蜜蜜,你是一个好孩子,我一直认为你是我女儿安排来的。”肖老太太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你和小厉很照顾我,还找到了老严,我心底没有啥遗憾了。”
“奶奶……”
“好孩子,你先听奶奶说。”肖老太太打断了江蜜的话,怅然道:“他忘记过去的事情,说明我和他有缘没份。我们之间分开了几十年,再次走在一起就是两个陌生人。我一把年纪,照顾不了他,还得劳他来照顾我。”
她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折叠好的手绢,缓缓地打开,露出一张薄薄的照片。
“这是我们的女儿,都说女儿像爹,她和老严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肖老太太将照片递给江蜜:“你把照片给老严,让他看一看孩子,这是他的女儿。”
江蜜手掌心放着一张薄薄的照片,却重如千斤。
她看着照片里的小女孩,脸上的笑容很灿烂,透着孩童的天真澄澈。
突然明白老太太为啥说自己是她的女儿安排来的。
因为两个人的眼睛太像了,都是一样的桃花眼。
“奶奶,爷爷等了您一辈子,您也等了爷爷一辈子。无论未来能不能相携走完最后的人生,我认为你们都有必要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