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高嫁(289)
“我们教育局年年申请,年年批不了。”
“去年,三林镇小学的一间教室就塌了,幸亏没有人员伤亡。”
说话间,小陈进来说,“林县长,莫县长请您过去。”
林雨珍点头,“好。”
她转头说,“王局长也跟我过去吧。”
莫县长看到王贵利也跟着进来了,皱了一下眉头,笑着说,“小林,报告我看了,非常不错,解决的方案也是不错的。”
他倒是真没想到,林雨珍初来乍到,而且看着作风就像一个娇小姐,自己开着汽车来上班,生活上也讲究的很。
这些都是小陈给他汇报的,小陈是他拐了好几个弯的表侄女。
倒是眼光厉害的很。
“不过,你这个方案里,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有些是吴县长和牛县长分管的业务,咱们一起开个会吧!”
很快,吴县长和牛县长都来了。
莫县长嫌弃的看了王贵利一眼,倒也没有出口撵人。
“小吴,小牛,我先简短的说一下啊。”
“林县长想要把咱们县,所有不达标的学校,通通翻修一遍,这个事儿其实提前老早就提过,但一直没能办成。”
“咱们县资金紧张,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但林县长提出了几个解决的方案,我觉得都挺不错的。”
中原县城没有别的优势,最大的优势还是平坦广阔的土地,所以还是要在这上面做文章。
翻修房子,主要有两方面的成本,一个是人工,另一个就是各种原材料了。
前一项可以利用少缴纳地方杂税来置换,比如提留款,另一个原材料,建房子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木头和红砖了。
她给出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县里投资,建造多个烧窑厂,自己供应红砖,窑厂只要维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
以前他们在东北五七农场,电是自己发的,井是自己打的,粮食是自己种的,屋子是自己盖的,就连盖房子的红砖,都是建了一个小型的烧窑厂,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还能外销一部分呢。
这外销的钱,正好可以给烧窑厂的工人发工资。
建造一个烧窑厂,也不需要花太多钱,十万块应该够了,全县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四家烧砖厂就差不多了。
比起庞大的翻修成本,这个财政上应该是可以支持的。
县上的企业都是归牛副县长负责的,他思虑了数十秒,“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到时候砖厂肯定会有一部分外销,纳入税收,财政上就能多点钱,对他这个分管的县长也有好处。
她制定的另一个方案,虽然也比较符合县里的实际,但对于翻修学校就没有直接的帮助了,只能靠从这上面收税或者别的形式来实现。
青县这边的气候,总体和四九城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好一点,风沙估计没有那么大,北京现在不少地方都在种温室蔬菜了,收益都很不错。
她的第二个方案,就是大力推展温室种菜。
吴副县长就是负责农林水的,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青县的农业情况了,农作物种植单一,粮食作物多,经济作物少,这是本地农业最大的问题之一。
他难道不知道温室种菜好吗,去年冬天为了解决□□的问题,他坐车去了一趟北京,办完公事带着老婆孩子逛了逛北京。
首都哪哪都好,就连菜市场都比青县的好八倍,小摊子到处都是卖洞子菜,也就是温室菜的,韭菜豆角茄子西红柿啥都有,看着也水灵灵的,就是挺贵。
差不多是夏季的两三倍了。
但即便这样,买的人还是很多。
可这温室种菜,想要全县推广还是很难,一来,要求具备一定的技术,二来,建造成本十分高昂,就现在最常见的拱棚,造价都要几千块。
这一笔钱政府拿不出来,农民自己同样也掏不出来。
即便不用钢管拱棚,用泥坯建造,但大棚屋顶是要用塑料或者玻璃的,同样造价不低。
林雨珍的实施方案上,是由政府出资,先设立一个示范村。
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吴副县长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讽刺,这样的方案也没什么出奇的,一年前他就写过,可能不如林县长这份报告写的好,但大概意思是一样的。
当时他也是刚提到这个岗位上,踌躇满志,很想干出一个样子来,结果呢,还没拿到会议上讨论,就被莫县长给否了。
牛副县长说,“大棚种菜不好搞,一个大棚成本就是几千块,一个村子两百户,就算只有一半建大棚,那也数目不小了,咱们财政上是掏不出来,估计就要跟银行贷款了,还有,即便搞成了,因为这一部分提高的财政收入,也不能全部都归到教育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