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田园妃(631)
皇上皱眉思索了下,居然同意了,“是朕考虑不周。”
闻尚书松了一口气,欣慰不已,皇上还是听劝的。
“你已经娶妻成家,该做点事了。好男儿不能整日窝在家里。”皇上慢悠悠对宁怀景道。
闻尚书表情僵硬,觉得是不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一转头,发现周围老伙伴,和他同一个表情,欣慰之余更觉心塞。
这些年来,皇上是宠爱宁怀景,赏他金银珠宝、赐他田地府宅,给足了脸面。却不让宁怀景沾半点朝堂事务。
皇上显然还是在意当年太子一事的。
但今天,皇上却主动提出,让宁怀景做点事。
闻尚书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他身边传出一道声音,闻尚书扭头,是礼部叶尚书。
“几位王爷成亲后,都到六部历练了。明亲王自不该例外。”叶尚书笑吟吟道。
“叶尚书,话不是这么说……”闻尚书急。
叶尚书打断他,“那样怎么说,成家立业,明亲王成家了,当然该立业了。”
“我看亲王,文韬武略,现在便窝在家中斗鸡遛鸟,实在太浪费了。那是怡亲王的喜好,明亲王,您还年轻,别学他。”
织锦抽了抽嘴角,她认出了这位叶尚书。能帮宁怀景说话,敢拿怡亲王说笑的,只有叶家叶二老爷,叶笙的亲爹了。
叶二老爷看着斯斯文文,温文儒雅,说起来话,也是噎的人吃不下饭的主。
闻尚书便被他堵的无话可说,主要皇上还认同,“叶爱卿说的极是,就让景儿在你手底下先适应适应如何?”
叶二老爷掌管礼部。六部之中,礼部实权最少,但地位最尊贵。
毕竟礼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礼法,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礼部地位最高。
就是实权小,还是个清水衙门。当然清不清水,是和其它几部比。
叶二老爷同意的爽快,“臣这边没问题。能有明亲王这样的青年才俊,臣求之不得。”
“景儿,你呢?”皇上问宁怀景意思。
宁怀景很平静,“谢皇祖父厚爱,孙儿自当勉力,不负皇祖父期望。”
语气冷静,内心却是波澜起伏。
在场中最诧异的就数宁怀景了。作为当事人,没人比他更清楚,皇上宠爱之下的忌惮了。
第488章 镇纸
因为愧疚,份外想要补偿他。因为忌惮,总是不自觉防备他。皇上内心深处的纠结,怕是连他自己都看不清楚。
没想到,一直有意提防他的皇上,提出让他进礼部学习。虽是礼部,可释放出来的信号,值得深思。
“朕信你。”皇上道,“就这样定下来吧,先从礼部左侍郎做起。跟着叶爱卿好好学。”
“孙儿知道。以后还请叶尚书多多指教。”宁怀景道。
“好说好说。”叶二老爷笑的和善。
织锦呆着脸,已经无力吐槽了。礼部左侍郎,正三品。常亭溪的叔叔,做了十几年的官,才做到了吏部侍郎,已经算是年轻有为了。
吏部要比礼部有实权,但品级上,二者都是三品。宁怀景这一步,跨了别人十几年。
殿里其他人的脸色更不用说,一张张脸比苦瓜还苦,心里羡慕嫉妒恨。
闻尚书有心再说两句,可皇上圣旨都下了,想要皇上再收回去估计没可能了。
宁怀景去礼部的事就这么定下了。他新婚燕尔,皇上贴心,准他半个月后再去礼部报道。
出了宣仁殿,织锦还做梦般晕乎乎的。
“你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织锦凑近宁怀景,压低了声音问。
宁怀景神情复杂,“不知道。”
宣仁殿里,皇上挥退了左右,只留下刘公公一人,对着案桌一角发呆。
那里静静放着一块碧玉镇纸。看着有些年头了。做工也不是特别精细。
平时就放在案桌上,也不见皇上如何把玩上心,就是不许别人碰。
几个王爷都给皇上送过新镇纸,皇上高高兴兴接了,也会摆着用上几天,但那老镇纸不曾挪过位置。
很多人猜测这镇纸的来历,心中也有计较。最清楚的,除了皇上,就是刘公公了。
镇纸是先太子送的。那时先太子还是少年,行为处事虽老成周到,却还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活泼。
有一天献宝似的掏出镇纸送给皇上,满眼小星星的等着皇上夸奖,这是他亲手做的。那时这对父子关系亲密,父慈子孝。
得了皇上夸奖,太子笑的牙不见眼。正巧皇后来了,问他俩什么事高兴成这样。太子挤眉弄眼不许皇上说,当成两人之间的小秘密。
所以除了在场的刘公公,就是皇后都不确定,这镇纸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