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69)
冯源青马上怂了,把身体紧紧团成一团,生怕被校长看见。
然后,他就听见了两个人的对话。
刚开始的时候,校长还理所当然站在上风,但是短短几句话以后,井熙反而成了对话的主导者,又过了一阵,校长竟然点头:“好的,我会尽量配合你的工作,希望一个月以后能看到好成绩。”
然后校长就离开了,冯源青也没了跳出来的胆子。
这时候,他就算再蠢也明白过来,校长已经成了井熙的后台,至少在未来的一个月以内,井熙尽可以横着走路。
想明白这一点以后,冯源青彻底怂了,等井熙也离开,他就飞快的窜走了,再也不敢提起找井熙麻烦之类的话。
————
随着两人离开教室,喧闹声一下子响了起来。
“校长也觉得这种方法有问题吧!”有人扯着嗓门道,“她肯定是害怕我们考得比她好,故意保留呢。”
“我觉得也是,辛辛苦苦通过考试,结果就给我这么一叠卷子?我在自己班上也能做啊!”
“就是就是,肯定是上当了,要不撤了算了。”也有人怂恿。
但是一时间,谁都没有动。
又过了一会,井熙回来了,却没看见校长。
井熙看了一眼吵吵闹闹的教室:“校长也赞同我的办法,你们要是相信我就照着来,不相信的也不用浪费时间了。”
其实校长也不是完全赞同,他虽然觉得井熙的所作所为和自己以前的认知不符,但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干脆撒手不管,等一个月以后再说。
看到井熙又坐在台上埋头做题去了,教室里其他人忍不住面面相觑一阵,终于,开始有人悄悄起身,溜了出去。
有一就有二,断断续续间,就有七八个人起身离开。
但是绝大多数人依然坐在原处。
蒋振海本来就是井熙的迷弟,这时候压根没有多想,已经开始背起公式来了。
唐东风,也就是之前举手发问那个复读班的第一名,犹豫的翻看了一遍公式,又看了看后面的习题,叹口气,也开始老老实实的做起题。
姚佳羽左右看看,发现班上的第一名邹和宇也在埋头背书,她心里虽然依旧拿不准,还是深吸一口气,把自己钉在了座位上,硬着头皮开始把理科公式当语文课文背起来。
复读班老师秦天秋这时候又炸了:“这不是瞎胡闹嘛!公式学生早就学过了,理科重在理解,这么死记硬背的有什么用。”
校长只能帮着解释:“井熙说是县中学学生的基础太差,现在又只剩下一年了,熟练公式和大量做题,就是冲分最好的办法。”
“也不能光顾着那点分数啊!这种学习方法也太顾此失彼了,学生除了做题,什么都学不到!”话说完,秦天秋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能叹口气:“算了算了,我倒要看一个月以后这帮学生能涨多少分。”
是的,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时候,分数本来就是第一位。
也许若干年后,社会发达了,年轻人能走的路远不止一条。
但是现在,在这个闭塞的小县城里,学习确确实实就是唯一的一条青云路,考上的风生水起,考不上的,运气好点进厂当工人等转正,运气不好的,就只能回到田间地头,重复着祖祖辈辈走过的那条路。
而在国家正式解决三农问题以前,农民,天然就是国内最苦最累,牺牲最多,赚钱还最少的那个群体,而在大量农民工出现以前,这一代人似乎也注定一辈子将被紧紧绑在那块土地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敢说区区几分,不用在意?
所以,就连最看不惯提分班的秦天秋也不再说话,只等着一个月后的结果。
她甚至也说不清,自己究竟是希望井熙成功,还是失败。
井熙不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
县中学学生基础差,做题量也小,只要踏踏实实把她整理的那三张公式背熟,再把后面的题型也做熟了,一个月下来,每科涨个七八分总没有问题。
数理化生加起来,就是三四十分的提升幅度。
当然,肯定不是人人都能有这个效果,每个人情况不同,基础不一,但是至少,总要迈过下一次的考试这道门槛,井熙才愿意因人而异做单独的辅导计划。
在此之前,依然是背书,做题,偶尔有人拿着题目来问也被井熙毫不犹豫的打了回去,要他背熟了再说。
在这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中,又有不少人畏缩放弃了,离开以后,还忍不住到处说提分班的坏话。
“井熙就是个骗子,发了几套题就想把我们应付过去,一点也不在乎浪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