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117)
对啊,他才三十,还能熬不过这些人?终归是可行性很高的,只要他不主动退出,砖厂至少还能再经营三十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时间会证明一切。
他心里刹那间涌上了无限的喜悦:来的莫名,却又教他热泪盈眶。
是什么呢?他说不上来,但是弥足珍贵。他发觉他自己这条道路上的另外一种意义,一种提前明白一切,察觉到动向的喜悦充斥在心底。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王云山藏在暴躁堕落的一颗心的深处,是一种自我厌弃,总觉得他就这样了。
母亲离开时他这样觉得,断腿时这样觉得,第一次连路走不好的时候这样觉得,后来话都说不出的时候也这样觉得。
现在呢?
他眉毛扬起,从未出现在他身上的朝气笼罩着他,他忽然发觉,原来自己真的按照自己想象的走了很远很远,虽然辛苦,一些小细节上有点差距,但是好在大方向没有错。
他探身往车外走,轻松想着:他不仅弥补了遗憾,还更深切的和身边人交了心,有着和上辈子截然不同的体会。
哪怕只是一场梦,醒来他还活在上辈子,这本身毫无意义,可他自己就充满了意义。
奇迹不会眷顾所有人,可所有人身边都是奇迹。王云山这时突然想起来,哪怕那么多次想要放弃,哪怕那么多次对着自己残疾体弱的身体心里暗自埋怨,甚至在大表哥过来时,毫无面子的哭出声来。
嘴里还喊着:“我这辈子死而无憾了,叫我现在去死我都愿意。”
他匆忙将自己的黑历史撇去,不敢相信那个年过近花甲痛哭流涕的人是他,终归是好事。
一直觉得,他从以前的阴影里没有走出来,现在再看,其实他已经早早的出来了。
每次遭受不公之后依旧咬牙站起来,从一无所有走到最后,他对得起自己。
现在,能帮助这些暂时有困难的人,不正好说明了他还在继续,无论变化多少,他自己就是他自己,就在那里,充满希望,满怀热情。
“你怎么了?”李芳舒瞅他一眼,“笑的奇奇怪怪的,有什么高兴事?”
王云山回了神,对着妻子摇了摇头说:“只是突然发现,我自己还挺厉害的。”
李芳舒闻言,心神一舒,装作埋怨:“你一天到晚都在想什么?王厂长最棒,谁都比不上?”
王云山笑了,嘴角无限拉大,大大的笑容衬的牙齿白的晃眼,他还重重嗯了声。
李芳舒瞧见他这般模样,微微一笑:“你知道李英川今天中午让派出所的抓了吗?”
“为什么?”王云山收起笑,从门后拿出扫帚扫地。
“他们家二丫头,他送给我三姐养了。”李芳舒默默叹了口气,对于他,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孩子现在回来了吗?”王云山问。
“回来了,哭的撕心裂肺的,不想离开我三姐。”李芳舒设身处地,也会喜欢养母而不是亲生母亲。
“你大嫂对亲生孩子还不好吗?”怎么好好一个孩子,舅妈变亲妈,反应这么大。
“她那性子……”李芳舒止住将要出口的叹气,“亲生女儿暑假和过年那会去,受到的待遇不比咱家小宝好。”
王云山这就明白了,李大嫂是个奇人,面对小孩时就像一个恶人,心底不喜,脸上也不懂得掩饰,恨不得把他们统统轰出去。
在她的眼皮底下,这些把她叫舅妈的孩子想胡闹一下试试,那可怕的眼神就能把人吃了,更不提一直叨叨爱向家长告状的嘴了。
实在是一眼难尽。
王云山瞄一眼妻子:“那李英川纯属活该。”
他又不是交不起罚款,养不起孩子。
李芳舒说:“他这一进去,他媳妇也是个怪人,把二丫头撒手不管,扔给我爸妈了。”
王云山正好将地扫完,他站直身子说:“那你爸怎么说?”
“我爸当然是不同意啊,直接告诉她: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说到这,李芳舒叹一口气。
王云山在她的言还未尽的话语中明白了,搓了搓手指,他说:“那你爸妈心甘情愿的养着了?”
李芳舒顿了顿,说:“老太太心软,我大嫂胡搅蛮缠的……”
“让李英川在派出所多待几天吧。”王云山毫不避讳,这类到最后狠话放尽还要父母擦屁股的人,他最见不得。
李芳舒耷拉着肩说:“也就半个月就出来了。”
他们一致害怕李英川因为这件事,又对二老纠缠不休,当免费的提款机哄娃机器。
王云山安慰:“说不定事情没有那么糟。”
李芳舒低声应了,不过王云山抱着心底的一丝好奇心问:“李英川要送走女儿的时候,岳父和岳母没拦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