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这样生活/各行各业紫薇星[快穿](43)
他有点好奇的从后视镜往后看看,但是也并不能看到什么,于是作罢。
开车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后,就隐约能看到了一点灯光。
戏是晚上九点才开场,所以现在还听不到声音。
苏田叶记得自己小时候,一到晚上九点,就能听到独属于戏的那种‘锵锵锵’的声音,听到这个声音,人们就开始准备出门。
不过这个时间点出门的是年轻人,是准备晚上去玩的,老年人早早的就去了戏场占场地了。
车子又开了一会儿,就拐出了小道,苏田叶从村庄的东面进去。
刚进村,就能感受到那种热闹,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条黄色的火龙盘旋村庄的小路上,那是做买卖的人点的灯。
“啊,这就是庙会吗?”张晓晓从车上跳下来,看了看四周,感觉有一点点失望,因为她们现在在的地方并没有多么的热闹,只能看到远处一点灯光。
“这只是村口,咱们把着停在这里,不然一会儿也开不进去,咱们还要到处逛逛,还是走着比较方便。”
农村的路都不是很宽,更何况现在小路两边还有摆摊儿的,到时候估计人都走不进去。
苏田叶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仅去过一次的云水村的庙会,那时候小路边摆的摊儿能蜿蜒两里地,到了距离寺庙八百米的距离的时候,人们都挤不过去,脚挨着脚,哪里能通过车,自行车都通不过。
“哦哦。”张晓晓听到苏田野的回答后,声音雀跃了很多,“庙会的时候会卖什么啊?卖烧的香吗?这个农村的庙会和城市的庙会有什么不一样啊?”
……
人们全下来后,大家就三三两两的往有灯光的地方走。
“啊,你还带着摄像机,你要拍视频吗?”
“我只是拍照啊,我想看看咱们国家农村的风俗。”
“我是拍视频的,我带着手机!”
苏田叶走在后面,等王玉宝一家。
他们的车一直跟在他们后面,刚刚才到,这会儿他们还在劝小孩放下小红桶。
但是看到大部队都已经走前面去了,只能让自己儿子拎着小桶。
“哎。”王玉宝走到苏田叶身边叹了一口气,“我大儿子是个皮猴,从小打到大该哭哭该笑笑,小儿子呢,是个没有嘴巴的,这性格真的是要了命了,我这个假期就是带他出来看看山看看水看看人,咋也得让他会说话了。”
苏田叶看看拎着小红桶乖乖被他妈妈牵着的小男孩,看起来听话又可爱,在仅仅几次的接触中,苏田叶觉得小孩很乖,只是不爱说话。
“没事儿,一个人一个性格,小孩很乖巧。”苏田叶安慰。
“哎,再乖巧也不能不说话啊,见到亲人也不主动打招呼,老师也说他在班上不说话,这哪行,男孩子这样的性格怎么出去闯。”王玉宝也不是不疼孩子,只是以他的经验来看,现在的生活太难了,太多人在嘴上吃亏了。
他家有钱,但是也没有富裕到可以给孩子铺一条通天大道,让他一辈衣食无忧,这让他就更担心不说话的小儿子了。
———
又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村子的内部。
一般庙会,所有的摆摊都是围绕着戏场来着。
“好香啊。”白水水鼻子动动。
走近后,可以闻到食物的香气,耳朵还听到好多声音好高的歌曲,都是摆摊的人家放的歌。
“这个街也不长啊,我还可期待来着!”因为音乐,张晓晓声音好高。
“现在是晚上,一般只有吃的,还有玩的,卖东西的只有白天才有。”
因为晚上的话还要接电,以及很多摆摊的人还要回家,所以晚上的热闹和白天的热闹不一样。
几人说着,就听到戏曲响起的声音。
”开戏了。”苏田叶和他们说,“大家可以自己逛也可以一起逛,玩得吃的都在这条街和戏场,咱们快散戏的时候在戏台前集合,大家也随时看群。”
苏田叶吩咐这大家。
晚上摆摊的确实不多,但是晚上的热闹和白天的热闹也完全的不同。
现在还不到十五,天上的月亮不是很大,但是这个村庄的小路却很明亮,虽然一般夜晚摆摊儿的人不多,但是这里也有好几百米长。
耳边是力拔山河的戏曲,还有各种节奏的音乐。每一家小摊都接着好几盏灯,白的黄的,还有很多为了吸引小孩的彩色的灯,路上是走走停停的小情侣,牵着小孩的一家三口,有扎堆儿的中学生,还有带着凳子的老爷爷老奶奶,还有开着小三轮的不停的按滴滴的老年人。
这就是乡村的庙会,大夏天的夜晚,各种可以传到几里外的声音,带着好奇的人们,讨生活的摊主,偶尔砍价的声音,遍地跑的小孩,堵在路上叉着自行车说话的熟人,三三两两男男女女的还在青春期的小孩,黄色的灯光,冒着热气的豆腐脑的锅,充满烟火气息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