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俊清是机械厂的技术顾问,不过厂子十余年如一日生产着同几款产品,他这个技术顾问很长时间都只挂个名而已。
最近机械厂开始思变,打算生产新产品,新产品自然需要重新研发,屈俊清这才有了用武之地。
“厂里产品二十年都没有更新迭代过,生产出来的产品非常低效,卖不出去,造成产品大量积压。这几年欠了不少钱,政府的、合作厂家的,市政府给压力了,催他们还债,厂里才开始考虑推出新产品。”屈俊清跟远夏解释。
这是改开前国企最常见的问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厂子只需开工运转生产,不用考虑市场,哪怕货物堆积卖不出去,也不影响发工资。
远夏忧心忡忡:“国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会慢慢放开外国产品进口,到时候跟外国同类产品一竞争,要是还不思进取,咱们的市场都要丢啊。”
屈俊清重重叹息:“就是这么回事。唉,这些年大家大锅饭吃得太安逸了,没有危机意识。”
到机械厂后,屈俊清和机械厂的研发人员一起商议新产品的结构图,远夏便在一旁安静观看。
屈俊清以为他在学习,其实他看出这结构图还有改善的空间,不过他没插嘴,这是机械厂的命运,远夏并不想改变什么。
况且他也不便插嘴,他才上了多久学就知道这个,让屈教授怎么看他?
屈俊清和研发人员讨论完正事,又领着远夏去车间参观。
远夏看到一些工人聚在车间外悠闲地抽烟聊天,见人来了只抬抬眼皮,继续该干嘛干嘛。反正都是国家发的工资,干多干少都一个样,只要不违法犯罪,谁也没资格开除他们。
车间里老旧凌乱,看不出景气的样子,屈俊清便挨个给远夏介绍各种机器的用途、特点等。
远夏注意到还有几台机器停着没开,以为是缩减产能不开的,结果屈俊清说:“坏了,没修。因为修好了也用不上,产品滞销,产能自然也得跟着降。”
屈俊清领着远夏转了两三个车间,看时间不早了,便说:“咱们回去吧,下来再有机会学习具体的机器。”
远夏点头:“对,该回去了。晚上还要给文渊上课。”
说到儿子,屈俊清笑得很欣慰:“这次期中考试,那小子英语考了四十多分,第一次突破四十,跟你学了也不过半个月,还是有进步的。”
远夏也感到高兴:“那就好。他很聪明,以前就是不肯学。”
屈俊清叹气:“他的学习积极性要是有你这么高就好了,欠主动,没计划,推一步走一步。你们差不多大,怎么就差这么远呢。”
远夏苦笑,他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吗,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都是在各种摔跤碰壁中渐渐成长起来的,当然更多的人哪怕是碰壁了依然没什么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直到终老。
屈俊清看着他的苦笑,突然觉得有些歉疚,远夏学习这么刻苦,是因为他家里的情况特殊,所以被迫成熟起来,屈文渊没经历过苦难,自然不可能跟他一样。
屈俊清说:“好啦,走,老师请你吃饭去,吃完饭再回去。”
远夏也不客气:“谢谢老师!”
日子在紧张的忙碌中溜走,远夏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每周,他都会接到弟弟妹妹厚厚的来信,他们每个人都会给他写信,连重阳都会给他写几句话,放在一个信封里一起寄过来。
家中事无巨细,都会详细地汇报到远夏这里。比如租书店的生意,每个人的考试得了多少分,远春被男同学嘲笑没爹妈跟人打了一架,重阳绊跤打破了一只碗等等。
还有一些比较麻烦的事,比如远冬带书到学校租给他的同学,在课堂上偷看被老师发现没收,并被要求叫了家长去学校。
爷爷亲自去学校赔礼道歉,远冬的老师教过远夏,了解他家的情况,好脾气地跟爷爷说了一下,又将书还给了他。
远冬吓得那个礼拜都没敢写信给大哥,这事远秋是汇报的。
远夏写信对远冬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教育,同时也对他为家庭着想的责任心进行了肯定和表扬。
远冬回信哭得稀里哗啦,表示自己再也不会莽撞,会注意方式的。
给弟弟妹妹们写信,是远夏目前跟弟弟妹妹沟通的唯一方式,所以他很认真,作为大哥,他要做好表率,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租书店的生意还算稳定,每天至少有几角钱的收入,放假的时候则会翻几倍,每个月能赚一二十块钱,但这对家庭开支来说,还有点紧巴。
租书店赚钱,得靠寒暑假,可寒暑假一年也只有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