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别怕,我有满级种田金手指/穿成农家小女后,她养活了全家人+番外(136)
慕母听完女儿说的话,觉得很有到道理,不过就是这话怎么听着都不像是小孩子能说出来的。难道这就仙家能耐吗?能够让一个小孩子明白这许多道理。
她们这边正商量着怎么安排大姑姑,就听到小门处传来敲门声。
慕母走到院门后,高声问道:“谁啊?”
“三弟妹,是我,慕柔。”
慕母打开门:“大姑子,进来说吧。”
慕柔轻轻摆手:“我就不进来了,是有邮差带东西过来了,现在正在堂屋等着呢,说是东西要交到指定的人手里,你们快过去看看吧。”
邮差?莫不是慕朗给家里寄的东西到了!慕母和慕月涵急忙走向慕老爷子家的堂屋。
堂屋里除了她们,二房已经早早就坐着等了,这会儿正盯着邮差背上包裹观察呢。
慕老爷子开口:“差爷,人到齐了……”
邮差取下背上的三个包裹,从一个大包裹里拿出一封信,看了看信封上的字说道:“请问谁是慕家三房的杜云?”
慕母站起身来:“差爷,是民妇。”
邮差将包裹和信递给她:“这是边关的慕参将给您寄的东西,请您收好。”
刘芳看着杜云手里那个最大的包裹,心里十分不满,质问道:“怎么她的包裹这么大?我们家慕明也立大功了!”
邮差将视线转向她:“慕明!你是刘芳?”
刘芳见一提她丈夫,邮差就知道她是谁,心里暗自得意:“对,我就是慕明媳妇刘芳。”
邮差微微打量她,心道:听说慕明人还挺不错的,怎么他家媳妇这个样子?
他将另一个包裹递过去:“慕明的确立了大功,不过功勋有大小之分,这赏赐的东西自然也不同;这是慕明寄给你的。”
“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家慕明比不过瘦得跟麻杆似的慕朗是吗?”刘芳极为生气。
这邮差是专门给军营来回送东西的,就算是大户人家对他们也多有礼遇,没想到就一个山村农妇还质问起他来。
他对军营里的事还是知道一些,现在军营里传得沸沸扬扬地,谁不知道慕朗的厉害,这刘芳还十分不屑。
不过这和他没关系,东西带到,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他并没有回答她。
他拿着剩下那个包裹递给慕老爷子:“想必您就是慕老爷子吧,这是慕起给您的。”
说完他又从怀里拿出一个钱袋,“还有这个,这是慕参将让我给您的。”
慕老爷子接过,拿着挺有分量的钱袋感慨:“老三总是这样,做事周到贴心,对我们两老是真的没话说。”送来的这笔钱的确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刘芳得不到邮差的回应,而且还见他又从怀里单独拿了一个钱袋给慕老头,心里更不是滋味:“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没听到我说的话吗?”
邮差依旧不理她,抱拳与慕老爷子施礼:“慕老爷子,既然东西都已送到,那我就先告辞了。”
慕老爷子歉意道:“抱歉,给您添麻烦了,您慢走!”
邮差再一施礼:“告辞。”随后转身大步离开。
第107章
二伯母搬到镇上
慕母办理店铺过户的事情很顺利,办理过户后,他们家几人就开始商量重新安排店铺格局的事情;
重新装修现在暂时找不到人,只能请两个老工匠简单铺设一下。
大堂太大,他们打算把以前饭厅的位置用木板隔成一个房间,里面用来装成品调料,前面在做一个柜台一直连接到以前的老柜台;
相当于一条长长的柜台将客户和他们分隔开,这样也免于客人进来随意参观,毕竟他们人手不多,这样可以减少一些麻烦。
店铺原本的老丈也在过户后的第二天找到要买桌椅的酒楼,将这些还很新的桌椅折价卖了出去。
桌椅收走后,他们托柯寡妇帮忙找了镇上手艺很好的木匠,老木匠带着小徒弟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给他们把房间隔好,又装好了柜台。
店面弄好,他们家又跟村里的吴家借了牛车,把家里的装酱油和腐乳的大缸都带到镇上,又买了一批粗陶罐放在柜台下;
基本准备工作就算完成,现在只需要换个牌匾,再写一个价表挂上就可以开业了。
别看慕月涵做啥都可以提点小建议,但是这店名她就真的头大了,她把这问题抛给慕母:“娘,你看我们这店取个什么名字好?”
慕母正在擦拭柜台的手顿了一下:“这我还真没想过,那你看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慕月涵抓抓头,给慕母一个傻傻的笑:“我也不知道呢,要不娘你给取个吧。”
慕母:慕母也没上过学堂,能认字都是慕朗教她的,这让她取店名,她也想不出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