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逃荒种田记(3)

作者:明月端绮 阅读记录

“我一直哭一直哭,其实哭也没力气了,我爹不忍心,把我又捡回去了。邻居一家都去逃荒了,天没亮就走了,没带他家六七岁的小闺女,那小娃就去捡豆子吃,用个破烂碗拿火燎着烤,哪能顶饱,没几天就饿死了。”

大丫想起姥姥的话,心里打了个寒颤。

即使目前只是有大旱的迹象,饥荒并不存在,可能一切都只是大丫想多了,她也不敢掉以轻心。大丫只能祈求着,赶紧下场雨吧。

第2章 茅草根 所有人都祈求老天爷下场雨,可……

所有人都祈求老天爷下场雨,可过了五月,一眨眼来到了六月中旬,一场雨也没下。

天热的更厉害了,整日似火烤一般,知了不知倦地叫个不停,直叫的人心里烦躁。

地里面旱的也更厉害了,种下去的玉米长的又矮又小,只能从河里面提水浇,李家人忙不过来,只好继续雇佣短工浇地。

下河镇上的人都愁眉苦脸的,一日往地里跑好几趟,生怕玉米旱死。

连小孩子都感受到了大人的情绪,不敢玩的太欢。

大丫每日日暮西沉后,有意拖延着时间不进屋,只为多吸收一些月华。

“大丫,该上床睡觉了。”

李仲海看大丫坐在石凳上不住的打哈欠,就叫她回屋睡觉。

“唔,爹,我还不困。”

李仲海一把把大丫抱起来,“还说不困,你都快栽地上了。”

大丫趴在李仲海的肩膀上,还没沾床就睡着了。

次日,大丫醒来,太阳已经升起。无奈叹气,计划失败,败给了小孩子的身体。

院子里大公鸡“喔喔”叫趾高气昂追着二牛跑,肯定是二牛又手痒偷拔大公鸡的毛了。

刘氏掐着腰,站在正方门口,大声骂着二牛,“你个遭雷劈的小崽子,非要把家里这几只鸡霍霍了。”

刘氏身体圆润,一生气两道细眉倒竖,颇有气势,一把杀猪刀使得虎虎生威,可以说斗遍下河镇上男女老少,无人是她的对手。

大丫每次看到刘氏生气,都在心里感慨,不愧是屠户的女儿,真是颇有乃父风范。

李大成从正房走出来,望了一眼院子里的情况,心里了然。

“二牛,别惹你奶奶生气,那公鸡是用来打鸣的,你这样揪它的毛,公鸡不威风了,就不打鸣了。到时就让你半夜起来替公鸡打鸣。”

虽然这话是开玩笑的,可二牛还是被李大成一贯说到做到的作风吓到了。

“爷爷,我以后再也不拔公鸡的毛了,你别让我半夜打鸣。”

院子里的人都笑了。

李大成虽然早年逃难受了许多苦,可这些年来养尊处优,又有大丫的月光水暗中调养,如今看起来俊秀斯文,一派书生气。

和刘氏站在一起,就像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只不过这朵鲜花是个男的,还是个将近五十岁的老头子。

据说当年刘氏就是看中了李大成这张脸,才死活闹着要嫁给他。不然一个外地逃难的,一无所有,怎么能娶到本地颇有势力的刘屠户的女儿。

李大成的几个儿子都长的像爹,娶的媳妇也不算难看,所以生出来的娃都不丑,在人群中相貌中等偏上。

大丫摸着自己的脸,对此十分满意,在乱世,长的好看就是道催命符,长的丑她又接受不了,这样最好不过了。

据说早逝的大姑姑长的像刘氏,可这个姑姑去世时大丫还没出生,不知是真是假。

而大丫对这个姑姑唯一的印象,是每年的大年初二,刘氏都待在屋子里哭得不见人——因为在下河镇,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今早的饭是炊饼、红薯粥和腌萝卜,刘氏把握着家里的粮食大权,连饭菜都要她亲自分。

大丫分到了一个炊饼和小半碗红薯粥,里面稀稀拉拉几乎都是水。往二牛碗里扫一眼,比自己的稠多了。

二丫和三牛年龄小,分到了半个炊饼和小半碗粥。三牛还有个鸡蛋吃。

二丫比三牛还小一岁,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三牛吃鸡蛋,也不敢哭。

大伯娘王氏低头,一勺一勺把碗里的粥喂给二丫,哄她,“二丫最喜欢喝红薯粥了是不是?红薯粥可甜了。”

吃完饭,李大成去医馆忙活,李仲海和李叔河去看田地。

王氏陈氏还有顾氏则要忙着纺纱、喂鸡、给菜地除草、浣洗衣服等各种杂事,总之,大人们都有事干。

小孩子无所事事,二牛就提议去河边挖茅草根。

茅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野草,根部有茎,洗干净了可以吃,有丝丝甜味,是小孩子很喜爱的一种零嘴。

除此之外,晒干的茅草根还可以入药,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效,可以治疗水肿、热淋和黄疸等,有时医馆缺这味药材了,李大成也让二牛和大丫帮他挖一些回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