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番外(30)

作者:诵持 阅读记录

他想把腊肉挂得高一些,防止弟弟又突然拿走,去招待隔壁的小青梅。

挨骂的小石头站在墙角,高高仰望着哥哥,泪水与口水齐飞。画面一度十分搞笑。

很好,还知道孝顺长辈,让爷爷奶奶先吃。

校嘉华决定,暂时不告诉校大宝同志,他未来的命运,已经被解放军爹爹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

书单有了,关键是如何去县城买书。

去县城要乘坐公车。乘坐公车,则需要村里的证明信。

校嘉华耐着性子,在青河边钓了几天鱼。

终于,赵村长请人来通知她,青河村申办农村供销社的请求,县里已经审批下来了。

校嘉华激动得扔掉鱼竿,飞快往大队大院跑去。

赵富达正和几个村干部开会,看见校嘉华进来,急忙说:“笑笑,你来得正好,我们已经开始商量,新的农村供销社在哪里办?如何办?”

商铺的选址非常关键,校嘉华直接参与讨论:“大家有合适的场所吗?”

赵富达:“我们一致想,开在农场旁边,大伙儿每天去上工,需要啥东西也方便置换。”

“太偏僻了。”校嘉华摇头,“村民只有农忙的时候天天去上工,而且都是青壮年劳力。设在农场附近,对老人小孩不方便。况且,万一到了农闲,也不是人人都去农场的!”

“那你觉得,设在哪里好?”

“村口就行,离村民宅基地近,也方便收发货。我记得那里有值班巡逻的宿舍,咱们扩建一下,一间做门面,一间做库房。以后值班的人,既看人也看货。”

村支书孙国栋提出了疑问:“设在村口,那岂不是外村的人,也能进来?”

客流即货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呀,我的老支书!校嘉华心里说。

她嘴上却很正经:“不怕,到时候咱们优先满足本地人的需求。其他村的人来了,也是给咱们贡献业绩,哦不,贡献成绩。”

赵富达点头:“笑笑说的对,县城管商业的领导也说了,只要咱们搞得好,就优先给咱安排化肥尿素。”

老支书一听也高兴,“那咱得好好干!”

开店三要素,无非是人、货、场。场子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人员和货品的问题。

人员方面,采购、司机、营业员,缺一不可。

“司机不用担心,咱青河村不缺会开车的。采购就让笑笑来,这小媳妇儿脑子灵活。站柜台的,形象得好,就从知青里挑。”孙支书积极地说。

赵富达也赞同地点头。

校嘉华想干的就是采购一职,直接和县城供销社对接,权限几乎等于店长。

既然孙支书主动提起,她也不矫情,立即应下来。

“孙伯,赵叔,谢谢你们的认可,我保证完成任务!”

.

青河村要开农村供销社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以后买东西,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去镇上,村民们对此都很期待。

大家干劲十足,几天工夫,村口的几间平房就扩建好了。

县里的领导看大家效率这么高,也不含糊,立即打来电话,让采购员去县城的供销社公司,对接业务,展开首批铺货。

赵富达挂断手摇电话,犯了难。

村里暂定的采购员是校嘉华,可县城那么远,一个小媳妇千里迢迢跑过去,似乎不太安全。

知青又是不能进城的,就怕他们跑了,有去无回。他寻思着,再找个本村的人陪同。

“笑笑,你看范师傅怎么样?他以前去县城,做过食堂质量安全报告。”赵富达提议。

校嘉华果断拒绝:“不用,多个人还得多买两张票,我自己去就行。”

她解释说:“新中国是法制社会,公车上的人都是一个乡镇的,不会有坏人。再说了,我高中还是在县城读的,对那里熟门熟路。”

事实上,她去县城还想顺便办点私事,范师傅跟着,也太碍手碍脚了。

赵富达被说服了,“行,那你路上小心点,我这就去开证明信。”

.

出发前一天,校嘉华去了趟知青点,为农村供销社挑选营业员。

被点到名字的时候,蔡小菊还晕乎乎地,没反应过来。

“我?校同志,我没听错吧?您是说……要选我当营业员?”

校嘉华笑:“是呀是呀,蔡知青五官端正气质佳,原则性强,这个活儿非你莫属。”

蔡小菊的眼眶红了,她没想到,这天大的馅饼,竟然落到了自己身上。

国营供销社的营业员,不用干苦力,还有工分和工资,最关键的是,干得好,直接被调进城里都有可能。

消息刚出来时,知青们都不敢肖想。还以为这么好的机会,只会落在当地村民身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