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的媳妇锦鲤身咸鱼心(58)
看了船,时间也不早了,今天把船运回去也来不及。
王天佑很是热情的邀请他们,去他家做客。
村长道,“我儿子在这里有个铺子,我们可以去我儿子那里。”
“你们这么多人,老村长儿子家也不一定有这么多房间,还是去我家方便。”
纪春生道,“我们去有根家吧。”
虽然他闺女才十岁,那也到了大防的年纪,随便到一个陌生男人家,算个什么事?
“谢谢少东家热情相邀,相信以后有的是机会,这次就去我叔那里。”
“不在我家住,那晚上我请你们吃饭啊!”
这少东家是不是太热情了?
纪年防备的看着他,身子往妹妹那边移了移,挡住王天佑的视线。
“我们好久没见到有根叔,想跟他聚一聚,说说村里的情况。”
“明天说也一样啊!”
“明天一早就要回去,没时间。”
王天佑这才息了心思,将纪月他们一行人送到纪氏杂货铺,还蹭了顿饭才离开。
纪有根关了店铺,大家坐在一起说起了这次来县城的目的。
听说纪月买船,震惊不已,“月丫头,你是怎么做到的?”
天呐!他铺子一个月也就十来两的收入,这丫头一下子就能拿出两百两买船。
纪月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她这算是啃老吧?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纪月,他们都想知道。
看着大家一副求解的样子,轻咳一声,“其实那些银子都是我师父留下的。”
纪春生皱了皱眉,“这样用你师父的银子不好吧?我们多抓一些竹鼠卖了,把钱还给你师父,这么大一笔钱给了你,你师兄他们该说闲话了。”
呃??
纪月一脸懵!!
她爹想的是不是有点多啊?
“等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就算古墓的主人是师父,那都作古好多年了,阳间的钱他也用不上啊。
第41章 回村
第二天,吃过早饭,纪有根将店铺关了,陪着纪月他们一起去了船厂。
这可是他们村里的大事,就算他出来了,不经常回去,可那是生养他的地方,等百年之后还要回到那里。
一会儿拿到船,从另一条街出城,村长将他的牛车一并牵上。
早上街上的人多,只能牵着马车慢慢走。
纪日小孩心性,看着好奇的就会多看两眼。
纪月怕他走丢,便慢下脚步,和他一起,顺带也看看这繁华的街道。
她也不着急,反正钱付了,现在过去帮着装车,她又干不了,慢慢走过去他们装好车就可以走了,还不用在那里干等。
这么一想,她就更不着急了。
想到家里的纸墨用完了,带着小家伙进了一家书肆。
规模比镇上的大了一倍不止,笔墨纸砚的品种多了不少,还有很多书籍。
纪月让老板割两刀一般的宣纸,两刀就二两银子,着实贵了些。
又去书区看了看,随手拿了一本百家姓,“老板,你这启蒙书多少钱?”
“五两银子一本。”
纪月被吓到了,五两银子啊!
在现代,这些启蒙书籍跟不要钱似的,特别是在某多多上,几块钱能买一打启蒙书。
赶紧将书放回原位。
五两对现在的纪月来说,能拿得出手,相较之下还是贵了。
不过想想也是,如今这个年代,哪像现代造纸技术这么强大,省时省力还成本低。
又看了看其他的书籍,内容稍微丰富点的,都是十两银子往上。
看了这些书之后,纪月越发有一种想要自己造纸的想法。
屋后那一大片竹林反正是没主的,找村长买下来,用来做宣纸的原材料。
而且,在记载中,竹宣纸是最好的一种宣纸,就是前期做工复杂了点,等摸清楚,做熟了就好了。
等船的事弄好之后,她得想想怎么做宣纸。
等姐弟俩从书肆出来,纪月看到上次坑她的当铺。
掌柜的正在教训店小二,粗粗的看了一眼,掌柜的脸上还有未消退的疤痕,上次可让他吃尽了苦头。
纪月微微一笑。
船厂靠近河边,比较偏僻,住家户多些,少有几家铺子,来往的人也少。
纪月牵着弟弟的手,刚转过弯,一道人影引起了纪月的注意。
追了两步,那人转进一条巷子没了人影。
“姐,你怎么了?”
“没事。”
一路上纪月脑子里都想着那道身影,总觉得在哪里看见过。
“我还以为你们走丢了。”村长声音响起。
纪月收回思绪,“纪日的纸墨快用完了,我去给他买了些。”
“船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儿金老板让他的伙计帮忙运到运河,从运河直接到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