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的媳妇锦鲤身咸鱼心(44)
“对啊。我这就去。”一拍脑袋,抱着竹鼠就朝饭馆跑去。
纪因为要等纪年,纪月就一直在镇里晃荡,把整个镇子每条巷子都逛了一遍。
最后走到镇子后面,眺目远看,对面就是纪家湾,与之相隔的是一条运河。
从龙吟山下来,到纪家湾河面宽敞起来,大约有两百多米。
镇子是在山上,半山腰上是官道,通往县城。
不管是去县城,还是镇里,都要绕道龙吟山,在山里河面最窄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桥。
看着山脚下宽阔的河面,修桥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船呢?
纪月认真研究起来,用船通往两地是不是可行。
纪年和纪春生吃过午饭,就带着十七只竹鼠来了镇里。
父子俩第一次来镇里送货,不知道送往哪里,打算先去找纪月。
走了一大圈,在官道上找到了她。
此时,纪月心里也有了打算。
带着纪年和纪春生去了交易的地方,到的时候,王天佑已经来了。
正坐在车辕上无聊。
见到纪月,从车辕上跳下来,“可算是等来了,哟!今天一家子都来了?”
纪月嗯了一声,就让东子验货。
收了钱之后,纪月问道,“少东家,你知道打造一条乌篷船需要多少银子吗?”
纪春生,纪年,王天佑和东子都看着她。
王天佑眨巴眼,“你咋想起来造船了?”
“就问问,能造吗?”
“县里有一家造船的,我去问问,不过购买船只要去官府登记。”
“那就劳烦少东家帮我问问。”
“行,下次我来给你答复。对了,下次再帮我准备一百只野鸭蛋呗。”
“没问题……”
第31章 气氛又回到原点
送了货也差不多到接纪日下学的时候,与王天佑告辞后去了学堂。
学堂是在一条巷子里,这会儿快到放学的时候,巷子里停了好几辆车。
季月他们三人步行到门口,遇到同村的纪旺,他儿子也在学堂念书。
见到纪春生夫子三,很是诧异,“纪老二,你怎么在这里?”
看到身边跟着的纪年和纪月,“想送你儿子来上学?”
嗤笑一声,“就你儿子那样,别说没钱了,就是有钱让你儿子读,那也是白白浪费钱。”
纪春生被说的急了眼,想要上去找他理论,被纪月拉住。
“不用理他。”
纪春生狠狠瞪了纪旺一眼,将目光看向学堂大门。
“切,抓几只竹鼠,就想充当大款?学堂是你们这种住窝棚的人能上的吗?一件好的衣衫都没有,好意思现在学堂门口?丢人现眼。”
纪年有些冲动,想过去给纪旺一拳头,还是被纪月拦下。
“这里是学堂,不是争强好胜的地方。”
怕好不容易送进来念书的小弟被赶回去,纪年只好忍下这口气。
纪旺还在一旁和身边的人说着纪家的事,纪月只当没听见。
这种人,你越是理他,他越有劲。
这时学堂下学,张夫子和另外一个夫子领着孩子们出来了。
在学堂里,纪日是年纪最小的孩子,由张夫子亲自牵着出来。
小家伙看到全家人都来接他,兴奋的扭来扭去。
纪月看了下纪春生,见他杵在那里一动不动。
纪年也和他差不多样。
无奈,纪月上前,对着夫子行了一礼,“张夫子好,不知我弟弟有没有淘气。”
“纪姑娘有礼,令弟懂事乖巧,学的也认真。”
揉了揉弟弟的脑袋,“多谢夫子照料。”
“应该的,时候不早了,快回吧。”
“是。”又是一礼,纪日也跟着姐姐向夫子行了退礼。
纪旺在一旁使劲儿揉眼睛,怎么也不相信,纪老二家的孩子真的在学堂念书。
“夫子,你怎么能收他们家的孩子呢?他们一家不尊敬长辈,不孝顺爹娘,这样的人,怎么配来学堂这么神圣的地方。”
纪年忍不下了,“纪旺叔,都是一个村的,何必做事这么绝?我弟弟怎么就不配来上学了?”
“你们自己做的好事,难道要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吗?”
纪月拉住还想说话的纪年。
“来,咱们来说说,什么叫不尊敬长辈,不孝顺爹娘。试问一下,有哪家的爹娘大冬天的把身怀六甲的儿子媳妇赶出家门,不给吃穿净身出户,害得儿媳妇难产致死?”
“又有哪家的长辈,把三个月大的孩子拿去卖掉,打死自己侄女的?”
听着纪月一声声的控诉,围观群众都对纪月报以同情。
“分家后,每天天不亮就要我们去老宅干活,我哥和四岁的弟弟,去田里干活,我则在老宅当丫鬟婆子伺候他们一家,做不好就是一顿打,不给饭吃。试问一下,这是什么长辈?什么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