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兄有胸(互穿)+番外(80)
潘春记得临走时明德帝确实塞了两个人给他,“我走的时候陛下问过我,带一个张什么的和李什么的行不行,我哪认识啊?怕穿帮就跟陛下推了,另要了两个人。一个是你的好兄弟尹冬冬,一个是国子监的监丞杜清。”
“你要了谁?!”梅子渊猛地停在原地,变了脸,“你要了尹冬冬?”
明德帝给他配的必然是精英,如果潘春没把姓氏记错,那两个人应是户部经办漕粮业务的高手。
到手的得力干将,竟然让潘春换了个草包?!
“对呀!”潘春回过头来,理所当然道:“尹冬冬功夫不错,比一般护卫强。再说尹冬冬那个脑子,他看不出来咱俩有问题。何况我当时以为你死了,也没人商量,...”潘春有些讪讪,“你也体量体量我。”
梅子渊闭了嘴,只好问起另一人,“那杜清又是何人?”
“哦,就是替我写开闸令的那个老头子。”
“什么?!”梅子渊刚迈出一步又停了下来,“开闸令是他写的?”
这人不用见,光从那八千字里就能看出来,是个只会拽文又毫无建树官场混子。
“你这都要了些什么人!”
潘春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满意,“我不要他要谁?我又不会写公文,这不是怕日后穿帮,便把他要来了嘛。”
梅子渊明白了,她这是给自己找了支笔。
白浪跟在二人身后,已经彻底听乱了。
他总觉得这两个人哪里不太对,却又理不出个头绪。
“那你怎会认识杜清?”梅子渊快走两步紧跟上潘春,不远处就是闸口。
“哎呀,还不是你兄弟介绍的!”‘总督大人’对问东问西的‘帮主’有些不耐烦,眼前忽然一亮,突然刹住了脚步,指着河边道:“快看!贡船要进闸了!”
说话间,潘春扫了眼四围,寻了棵老树爬上去,然后又指身边视野最高的那根枝杈,自然而然道:“白浪,上树!”
总督大人突如其来一声吼,白浪条件反射般地一个腾空,飞身站入树中。
白浪抱着剑倚着树枝站稳后,这才惊觉不对。
自己怎么跟中了邪一样?
于是他将剑换到另一只手中,睨着这位总督大人,怀疑这人会不会什么惑心邪术。
谁都忘了地上还有一个一脸茫然的帮主大人。
梅子渊只能仰着头、望着树、张着嘴,艰难地伸出了手,迈开了腿。
潘春隐约听见鞋底蹭树的声音,低头一看,只见梅子渊正抱着树干做狗爬状,“嫩娘!忘了他了!”
只得跳回树下,一边推着梅子渊,一边朝树上喊,“白浪,你拉他一把!”
白浪还未从‘总督大人’的邪术中缓过神,又投入到‘帮主怎么连树都不会爬’的震惊中,而此时,第一只贡船也已经正式驶入闸道。
临清漕河的第一道闸是砖闸,二十年前由陈轩亲自主持建造。这道南砖闸与入卫河的北板闸,上下互联、前后启闭,是漕船入卫河转运的管控枢纽,可谓咽喉闸涵。
这也就是说,一艘船能不能顺利通过这段闸道,人说了算,跟天没什么关系。
比如眼前这四艘贡船。
潘春一打眼就能看出,这四个庞然大物过不了这第一道闸。
因为它超宽了。
临清隶属山东道,是真正的运河北段,北运河就一个特点,沙多水少。
所以闸口就像一只酒瓶的细瓶口,为了最大限度的蓄水省水,整条河道必然要在闸口处收紧。
水源充足的河道,闸口处最多能过两条船,而在临清,每个闸门只有一船宽。
这艘目测可承近千料重的贡船,比规制的四百料漕船不仅超高超长,还超宽。
“怪不得姜文修死活不开闸,这一丈三的水位还真是刚刚好。”潘春扒着树枝,抻着脖子往灯火通明的闸口看。
梅子渊也有些吃惊,“这么大的船不是海船吗?”
“你还真说对了,”潘春对他的眼光表示赞许,“这船八成是海船改制的。唉唉唉~~你干什么你...”
一回头,发现梅子渊的爪子竟然搭在了自己胳膊上,还一脸煞白道:“我...我有些畏高...”
潘春刚想回赠他一句男女授受不亲,再一看自己那张脸吓得五官都走形了,心想人家这也算抓着他自己的胳膊,便咬牙忍了。
潘春抽了下嘴没言语,无意中瞥见白浪的目光跟他的剑一样寒,飞速转回头躲开他的目光,急忙指着贡船道:“这船看起来跟南方河船相似,但它尖头阔腹,又无棚楼,是海船无疑。”
梅子渊紧紧揪住潘春的衣袖,按她所说的认真打量起这贡船来。
但见高舷深舱又有平安镇板,既能载重而不近水,又有帆樯利于转旋,当真是河海通行俱便利的改良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