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兄有胸(互穿)+番外(269)

作者:辛白西 阅读记录

他霍地一下站起来,杯中酒水撒了一片,“下、下官赵江民!见、见过梅大人!”

潘春端起酒杯朝他一举,“怕什么?我又不会吃了你,慢慢说。”

赵江民两颊羞红,嘿嘿一笑,“今年夏天,我在湄州收夏粮,遇见倭寇来抢,跟程大人一样,眼见几十船漕粮就要沉了水,月河入海口处突然杀出一支船队,为首的那人拿着一双□□,似是当年青安帮的熊堂主。”

潘春道:“你认识他?”

赵江民急忙摇头,“下官不认识,但当年下官在山东道督粮,见过拿那双□□。当时熊堂主带着船队来接粮,点货的时候把那对刀插在我的斗上,那刀刀腹奇宽,与普通长刀样式不同,下官记忆犹新。”

潘春抿着嘴不说话,冯嘉谟轻轻道:“大人,下官这些日子让工部各处沿海的采买核实消息,在湄州南,有一不知名的小国,名唤波律。在大晟与波律之间的海域,有一只船队,往来大晟与波律之间,既行海上贸易,又杀倭寇,深得民心,听说名叫绿帮。”

“绿...帮?”潘春皱着眉,在心里反复念着这个名字。

冯嘉谟见潘春垂眸不语,心知这次总算帮上了忙,于是端起酒杯,朝潘春恭敬道,“梅大人,下官能力有限,只能打听到这些。”

潘春敛回眸光,举起酒杯回敬他,“多谢冯大人,子渊感激不尽!”

回去的路上,戚言笙忍不住问潘春,“子渊,你一直在找青安帮吗?我怎么不知道?”

潘春扫了他一眼,“你为什么要知道?”

“我是你...兄弟啊!这种事外人都知道,我怎能不知?”戚言笙有些着急。

“那你知道了又如何?”

“我....”

潘春对着噎住的戚言笙抽了下嘴角,“你回家看好自己的媳妇和娃,就够了。不用替我操心。”

说完嘭一声将大门关上,把戚言笙拦在了门外。

望着紧闭的大门,戚言笙越发觉得梅子渊与自己疏远。

“不行!”戚言笙挠着脑袋,琢磨着他也得为子渊解忧。

片刻后,他双手一拍,计上心来。子渊不是还未娶吗?

就算他不找正妻,纳妾也行啊?何不找几个媒婆上门,为子渊纳一房良妾?

说干就干,戚言笙眸子一转,当即就跑回家与夫人商量一番。

潘春回到书房,将蜡烛挪到镜子前,静静望着镜中人,矢口问道:“绿帮?梅子渊,你这是提醒我不能给你带绿帽子吗?”

“嗛~”潘春冲着镜子一笑,“你真以为老娘非你不嫁吗?”

笑过之后,空荡荡的书房分外冷清,镜中人扬起的嘴角忽然落下,潘春抬手摸向京中人的脸,“你究竟在哪儿呢?”

一个月后,潘春由水路抵达湄州。

就在她登岸的前两天,倭寇再次洗劫了湄州的法天寺。

法天寺在湄州海边的一个悬崖上,居高面海,风景殊致。

潘春站在大殿外,迎着风往海面深处望着,“据说这里往东北四百海里,就是倭国?”

湄州卫所的李千户恭恭敬敬地向潘春行了礼,

又从侍卫手里接过手炉,双手递了上前。

“谢了。”潘春懒懒接过来,把暖炉塞进狐裘斗篷,又伸出一只手把缝儿捏紧。

梅子渊惯是怕冷,潘春如今纵使把他的身体练得内力丰沛,也喜欢像他那样,把自己裹成球。

大概这就是身体的记忆吧。

“禀大人,按典籍记载,从倭国到咱们大晟要行船三十日,至于多少海里,因至今无官员确切丈量过,所以这个四百海里只是倭寇自己说的。”

现如今的梅子渊以武力著称,虽然脾气暴躁阴晴不定,好在并不在乎繁文缛节,不会因为礼节程序上的问题问责下属,只要能把他吩咐的活干好,无一例外全部高升。

所以这两年口碑反倒十分不错。

李千户也想报上这条大腿,而且从梅子渊来湄州卫所之后,不挑房子不摆仪仗的态度来看,京中的传言不虚。

此人是个实干派。

“把兵力部署图给我。”潘春抱着手炉靠在大殿的柱子旁,瞄了眼地图,又抬眼看了一圈湄州卫所的地势和周边环境,微微皱起眉,“你说的那支剿杀倭寇的海商船队,是从哪个地方来的?”

“南边!”李千户又奉上一张海图,指道:“他们应该是从波律那边过来的,前日来犯的倭寇,就是他们剿杀的。”

“波律....这个小国我以前怎么没听过?”潘春对这个名字不甚熟悉,临走前她曾问过冯嘉谟,但他们都是北方人,皆对南国小岛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大人您有所不知。”李千户清了清嗓子,扬声解释道:“波律是近两年才崛起的一个海岛小国,离湄洲不近,但是又不算十分远,其连接大晟和海另一端的诏国。因大诏与大晟这几年通贸,红火起来。波律岛的面积跟一个州府差不多,有天然的礁石湾可以做港口,利于中转。不然大诏的船直运湄州,十有五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