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兄有胸(互穿)+番外(204)

作者:辛白西 阅读记录

潘春大步走进忠义堂的匾下,将扑风一把甩在长桌上,勾了条凳子坐下。

白浪把剑摆在扑风旁边,“那我跟你一起。”

“咳咳。”潘春呛了风,咳了两声,捞起一只杯子灌了两口凉水,“不用,我路上仔细些,真遇上鞑靼人,占不了便宜也吃不了亏。先把帮里人安置好了再说。”

钱丰很快想起些什么,劝白浪,“帮主功夫了得,只要躲着点走,自保还是没问题的。再说了,京中有梅大人在,帮主不会有危险!”

白浪没有吭声,拿起剑拽过钱丰手里的地图便下去了。

潘春乏累至极,正想去睡一觉,陈书泉突然登了门。

“潘帮主,你回来了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陈书泉急吼吼地冲进总堂,“老李跟我说你去了大牢,我才知你回来了。怎么样,漕船可还顺利?”

潘春眯着眼,有些无精打采,“还行。”

陈书泉急忙解释起来,“秋娘那件事我们也是没办法,这徐智艋摆明了要她死,幸亏京里来了文书调秋娘去大理寺重审,不然我就是把脑袋递上去,也拦不住一个四州巡抚啊!”

潘春嗤了一声,按陈书泉的尿性,他眼巴巴追到青安帮肯定不是为了已经离开临清的秋娘,“别说没用的,你到底找我干嘛?”

陈书泉脸一白,很快往潘春跟前凑了凑,“我听人说京城变天了?九边起了战事,鞑靼人要攻入中原了?你从京城回来,可有消息?”

陈书泉见青安帮不少人来来往往,收拾行装跟搬家一样,不免心下惶恐,追问道:“真的要打仗了?”

潘春了解陈书泉,他素来胆小,要是让他知道要打仗了,说不定今夜就带着行李跑了。

他是临清的父母官,他走了临清的粮仓怎么办?

鞑靼人打来,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临清粮仓端了?

看着拖家带口逐渐向总堂赶来的兄弟,潘春又觉得陈书泉也是可怜人。

他也有家小,虽不是个有担当的父母官,但这些年与他打交道,亦从未见他做过伤天害理之事。

潘春静静地看着他,目光平和的让陈书泉心里直发毛。

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让别人做出牺牲,不论是为了什么。

潘春淡淡地看了陈书泉一眼,“打仗我没见过,但是鞑靼人把通州粮仓炸了。”

她只说了这一句便起身上楼去睡觉,留陈书泉一个人在长桌旁,吓得半天回不过神。

宋赟一行一路北上,才出德县不久,天色就暗了下来。

马车上的秋娘面色青紫,唇角全是血痂干得厉害,宋赟一路在心中反复梳理这个案子的脉络,几乎可以肯定凶手不是她。

再看到秋娘这个模样,心中不忍。

见不远处有个客栈,宋赟放下车帘,对差役说:“今日就在这里歇了吧,我有些乏了。”

差役嘴上应着,心里却在嘀咕,京里的官就是身骄肉贵,离午饭吃完刚两个时辰,又要歇。

但歇息自然要比赶路好,四人很快拴马投店,坐下没多久,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车马声。

一队江湖打扮的大汉闯进店中,为首的把刀一扬,冲掌柜喊道:“这店我们包了,剩下的人都滚!”

堂中只有宋赟这一桌,两个差役见这群人气焰嚣张,登时支棱起来,抽出长刀怒目相对,“何方匪徒,如此蛮横!”

先前说话那人顿时起了杀心,眼看就要将刀扔过来,突然被身后另一人拦住,“莫要生事!耽误了主子的大事,小心大王砍了你的脑袋!”

那人瞥了差役一眼,悻悻地压下怒意,将刀插回腰间。

这一眼却把宋赟吓出一身冷汗,方才举刀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日把他从京城掳到白露寺的那个鞑靼人。

宋赟急忙跟秋娘换了位置,背对着那几桌鞑靼人不敢抬头,额头很快渗出汗来。

鞑靼人越进越多,很快坐满了大堂,老板瑟瑟发抖地伺候着这群人,酒肉顷刻间摆满了桌子。

但他们并不像之前那般跋扈,先拿了些吃食出去,剩下的坐在大厅安静地吃饭,吃完又很快离开了客栈。

老板不敢收饭钱,待人走远,唉声叹气地收拾着碗碟。

宋赟悄悄跟到门口,望向那队人的背影,见他们一群人围在一辆马车周围,一路北上,不由心中疑惑。

看马车周围几个侍卫的模样,正是在村子里站在鞑靼公主门口的侍卫。

那马车里面坐的应该是就是那位鞑靼公主了,方才她并没有下车,那几个侍卫也并未进屋吃饭。

宋赟忍不住抻着脖子看过去,心道他们不是要往南去德县吗?

怎么又一路往北了?

他又朝德县县城的方向看去,并没有通州粮仓炸毁时的那种火光和浓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