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兄有胸(互穿)+番外(100)

作者:辛白西 阅读记录

梅子渊凝眉:“怎么讲?”

潘春努力回想了一下,“陈宽那个身手,比前几次杀我的那些刺客都好。那姓陈的要是真想杀你,放着这么好的身手不用,雇些歪瓜裂枣,费钱又不讨好,不合逻辑。”

第39章

见梅子渊没有说话,潘春接着道:“你看,每次杀你都在闹市中行凶,不是在酒楼杀就是在街市动手,这种做法,更像是为了让人知道有人要杀你而杀你。”

梅子渊睫毛倏地一掀,“让人知道有人要杀我,而杀我?”

“是啊。”潘春拿手做刀比划了一下,“何为杀人?不就是要这个人死?这事换成我,找个黑灯瞎火的地方一刀捅了你万事大吉,犯不着嚷嚷地满世界都知道我要杀你,反倒不容易成事。”

梅子渊沉默良久。

潘春见他一脸心事的样子,不再驻足,简单说声“明儿见”,就跳下窗子没了影。

半晌后,梅子渊才喃喃自语道:“原来是这样。”

他忽然走到窗前,望着空无一人的后院,朝虚空作了一礼,“多谢潘帮主赐教。”

大晟元亨三十年腊月十三一大早,临清闸口堵了一个多月的漕船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近万艘大小漕船在新任漕运总督梅子渊的命令下,以青安帮为首,依次调转船头,全部往东南方向的笃马河道驶去。

陈书泉早上听到漕船也要经笃马河入海,吓得筷子都掉了。

总督大人亲自拿着漕船改道的总督令和图纸来找他,说是要他全力配合,马上砸了笃马河的闸,拆掉笃马河的拦水坝。

陈书泉寻思着,今年这个年他是过不去了,这个知县也要做到头了。

潘春披着那身绯红色官袍,率先站在笃马河闸口上,指着海图上黄河古道入海口的位置,对梅子渊说:“这里常年废弃,漕船入海时必经滩涂,你让白浪提前跟兄弟们说,万一搁浅该拖船还是得拖船,把东西都带全,路上口粮按一个月带,晕浪的胆小的,家中独子孩子没断奶的就地换下,愿意第一批入海的今年工钱多涨三成。走的时候让他们跟家里把后事交待好了。哎,老陈,贡船那边怎么样了?船都换好了嘛?我怎么没见到他们的人下船?”

“啊...”陈书泉用手抬上惊掉的下巴,心说青安帮已经姓梅了?

还是潘春过完年就是梅夫人了?

青安帮怎么变成梅子渊安排事儿了?

不过说起贡船,陈书泉急忙指着最前面插着黄色船旗的漕船道:“他们已经连夜换好了。”

潘春嗤了一声,偷偷摸摸这般见不得人,果然是夹带私货的。

不过她更好奇这三船核桃能卖个什么价。

“行了,那大家先回去准备着。等河道入口的拦水坝彻底拆掉,漕船就能正常走了。”潘春将官袍一角别到腰带上,拿起铁锹,率先下了闸口。

梅子渊简单收拾了地上的航海图,都是昨夜在潘春的提醒下,特地从钱丰那要出来的。

虽不如礼部存的海志严谨,但青安帮三十年来的航运路线图,每张皆标注了当时载货状况,不仅记录了黄河多次改道,还标了不少船只损毁的原由。尤其是近几年在黄河故道周边的运载状况,极具指导意义。

梅子渊抿唇看着这些泛黄的图册,感慨自己久居京中的浅薄。

莫说大晟,光是山东道内,就有一百多条水路航线的运货记载。

从前他总觉得漕河上的帮派都是些欺行霸市的匪寇,无甚真本事。想不到有一天自己做了帮主,才知道哪一行都不容易。

沉思中忽然听见闸下人声鼎沸,梅子渊回神后惊觉周边官员早已下闸,只剩自己一人站在高高的雁台上。

他收拾好地上的图纸,在人群中寻到那绯红色的一点,自然而然朝她走了过去。

潘春找了个石头坐下,抽出腰间匕首在地上画着个渤海湾路线图。

听到沙沙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潘春也不抬头,用脚毁了地上的画,似是不经意地说:

“不是让你出门带刀嘛?”她抬头望了一眼梅子渊,“刀呢?”

梅子渊面露难色,“带、带了。”

潘春手里的匕首顿时停住,“带哪儿了?我怎么没看见?”

梅子渊今日穿了潘春那身狗皮袄子,现下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个月,河道两旁风大且寒,吹的他眼尾有些红。

“在这呢。”说罢梅子渊解开袄子,从怀中笨拙地抽出了长刀扑风。

潘春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她长这么大,头一次看见有人如此带刀,“这是刀!不是孩子!你捂成这样谁看得见啊!”

潘春忍不住把她的宝贝夺了过来,刀上还带着梅子渊微暖的体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