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絮(69)
有一日饭点,周全没有在书房中找到周砚,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去了二夫人原先住的院子。
在周全看来,二爷对二夫人是很奇怪的。说喜欢,二爷对二夫人的示好视若无睹,非必要从来不去二夫人房中。说不喜欢,二爷又格外关注东小院的情况,生怕府中的下人见人下菜,特地吩咐管家不能短了东小院的份例,得了皇帝赏赐的珠宝首饰、花瓶摆式都要送到东小院,等东小院的人挑过了,再放入库房或送予其他人。
周全走到东小院时,周砚负手站在庭院中,树叶沙沙作响,没由来的,周全觉得他很难过。
第35章 阿远
徐莲是郑二娘与徐昌的女儿,胆子不大,容易害羞,时常像条小尾巴跟在郑二娘身后。
郑二娘作为茶那间唯一官方指定大厨,常年在后厨中忙里忙外。徐莲作为她的专属小尾巴,对做饭有一种天然的感情。
前两年因为年纪小,只与玩伴们摘些花朵树叶假意切切炒炒过家家,但现在她已经不满足于这种的虚假的快乐了。
趁无人注意,她悄悄与娘亲说了自己想法,本来是打算先试做一道菜,如果味道不错就分给大家品尝,如果味道不佳那就当没有发生过。
结果她才和娘亲说完,娘亲转头就给她吆喝出去:“你们快来!小莲儿要做菜了,来晚了可就吃不到了!”
“哪儿呢?哪儿呢?”
“小莲儿做的菜在哪里?”
店里的人蜂拥而至,徐莲来不及怪罪娘亲,嗖的躲在灶台后。
郑二娘白了他们一眼,“急什么!还没做呢!”
“那你吆喝什么!”
反倒成了他们的错!
“刚才太激动了!”郑二娘摇摇手中的蒲扇,“你们先出去,别影响小莲儿发挥。”
众人被轰了出去,直到离开的脚步声完全消失,徐莲才探出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娘亲站在门口抱着手笑看着她,她生气的哼了一声。
她打算先从简单的开始做起,娘亲看了看厨房中储备的食材,建议她做银耳莲子羹,简单消暑,最适合夏日的午后。
步骤不多,郑二娘说了大致步骤,就不多言,站在门口看着她,只在操作不当时才随口指点两句。
徐莲大约还是有些天赋的,没出什么幺蛾子完成了这道甜点,甚至郑二娘还有空出去说了会儿闲话。
她擦干头上的汗,看着卖相极佳的莲子羹心满意足的笑了。将莲子羹盛进琉璃碗中,其他人已在后院等候多时。
徐昌尤其夸张,看见女儿端着莲子羹出来,红了眼圈,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苏令意讽刺他喝个莲子羹像在嫁女儿。
众人被逗笑的同时也不忘夸赞徐莲,毕竟这银耳莲子羹从外表上看确实和外面卖的别无二致。
毕竟甜品嘛,只要不是太甜,一切都好说。
“大家尝尝吧……”徐莲红着脸,他们再继续夸下去,恐怕她又要躲起来了。
徐昌是第一个尝的,入口的那一瞬,眼中的泪花直接落了下来,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他闭上眼睛,嘴巴抿的紧紧的,喉咙没有动静,一口汤含在嘴中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苏令意看出端倪,默默把手中的碗放回道桌子上。
徐莲紧张的问:“怎么了?不好喝吗?”
徐昌含泪咽下,艰难的睁开眼睛道:“好喝!我女儿做的都好喝!”
恍惚间,苏令意觉得他眼角的鱼尾纹多了几根!
“啊!好闲!”
“我的也是!”
“yue~”
半大的小孩儿不比徐昌,三言两语就把他卖了,徐昌欲哭无泪。
徐莲慌忙道歉,急得都快哭出来,说她应该是把盐当成糖放错了。
一点小失误无伤大雅,大家忙着安慰她,苏令意不咸不淡的插了几句话,余光一瞟,看见石桌上的莲子羹有一碗已经吃了大半。
苏令意皱起眉头:“阿远,你的这碗不咸吗?”
阿远借着收碗的动作将多碗莲子羹倒在同一个碗中,笑着说:“不是很咸。”
甜点没做成,哪能麻烦别人帮她收碗,徐莲急忙道:“我自己收!我自己收!”
抱着一叠碗逃似的跑回厨房,太着急,在途中打了个踉跄,险些把手中碗摔出去。
“我去帮帮她。”苏令意追了上去。
苏令意讨厌洗碗,一个人在家时一个碗能解决三餐,嘴上说是去帮忙,实际上烧水洗碗都是徐莲一个人干的,苏令意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她身边,美名其曰帮她解闷儿。
徐莲小时候苏令意总是逗她,长大后和苏令意颇为亲近,现下只有二人,忍不住懊恼道:“我太粗心了,怎么会把盐当成糖呢?”
“郑二娘没提醒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