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前世互换灵魂+番外(121)
庄语见他这副高兴的样子, 问:“什么事让君上这样高兴?”
赵雍道:“我欲称王。”
听到这句话庄语并没有很大的起伏,她看着赵雍会心一笑,退了两步拱手行礼, “恭贺王上!”
几年时间庄语从一个只想活着回去的小姑娘成了一个真正的王后。
赵雍抬起她的手,抬头见庄语见赵雍的眼眶红润。
“这世间总有人想要做到一些事, 可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了设想的阶段,而夫君就是那少数人。”庄语道。
庄语始终相信历代君王在最初都想成为一个鲜明的君主。
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 每一个亡国君王当真那么不堪吗?实则不然。
称王大典举行时各国都派遣使臣前来恭贺其中少不了周天子的赠礼。
赵雍牵着庄语的手一步步走向称王之路, 此后赵国再无君上只有王上。赵君也就成了赵王。史书上这浓重的一笔赵雍用了一生去书写留迹。
称王大典结束不久紧接着赵雍又做了一个大举动——北上寻边。
“私以为夫人还是要一同前往。”赵雍道。
庄语回:“王上寻边邑, 我为王上守都邑不是刚好?”
这一走就是要按照年来算的赵雍怎么会把庄语留在邯郸。
“夫人, 就不心疼心疼我?”赵雍知道庄语最受不了什么。
“我心疼夫君但我也心疼何儿。”庄语想陪在赵何身边。
赵雍接着就说:“何儿一同去!”
庄语立马反驳, “他还小怎能如此舟车劳顿。”
赵雍却道:“男子汉大丈夫如何不能?”
第65章 [VIP] 庄语(四十五)
喜欢下棋的两位老者仍旧钻研着棋盘。
“我就说过她走不了的。”开口的这位正是气候家。
“她不会离开了。”星象家道。
“她会。”他有这样的底气与当初赵雍不放王后离开脱不了干系。
以前王上不放王后离开是因为爱她, 如今王上会让王后走也是因为爱她。
赵国的边邑与其他地方也没什么不同,在庄语看来都是很低矮的房子,不遮挡视线也不能很好的遮风挡雨。
茅草屋随处可见,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家, 一个归处。
“何儿过来,母亲教你背书。”庄语坐在一片草地上道。
赵何很听话走了过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1庄语道。
赵何跟着背:“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拿起《礼记》庄语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看这本书的场景。
大一那年她第一次通读先秦文言著作, 一遍之后她倾佩于古人的才识、度量与智慧。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再一次拿起《礼记》会是教自己的儿子,而这个孩子是先秦时期赵国人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格言在两千年后的世界仍旧被广为流传。
当下的社会没有人信奉儒家, 赵雍也不会拜任何一位儒家士子为卿相。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早已融入了各国之中。
“母亲,这是什么?”赵何问。
庄语道:“这是《大学》中的内容。”
赵何又问:“《大学》是什么?”
庄语道:“《大学》中讲的儒家的思想。与何儿学的《中庸》属于一类。”
赵何:“哦~”他像个小大人一样意味深长。
“《大学》在日后会被收录在《礼记》中, 而《礼记》又会同其他十二本儒家的思想的书籍一起被后世归为‘十三经’。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庄语道。
赵何坐到庄语腿上,问:“母亲怎么知道以后的事?”
庄语故意道:“因为母亲是从以后的世界来的。”
“以后的世界?”小孩子的小脑袋瓜很灵活, “那母亲能知道何儿以后什么样吗?”
庄语道:“何儿以后会很厉害。”
赵何一脸开心地问:“母亲会看见何儿很厉害吗?”
庄语回:“会, 母亲会以何儿为傲。”
小公子不懂什么是以后的世界, 此刻起他只想成为母亲的骄傲。
“妈妈。”赵何突然讲了句普通话。
庄语愣住了。
“母亲, 妈妈是什么意思?”赵何问。
庄语把他抱在怀中, “妈妈就是母亲的意思。”
“以后可以唤母亲为妈妈吗?”赵何问。
庄语:“自然可以。”
“妈妈,您儿时也读这些?”赵何问。
庄语笑着说:“不, 妈妈以前不似何儿这般好学。我的妈妈会带我去各种地方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