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心尖宠(重生)(65)
听到她这么说,花郁也没再坚持,点了点头, 朝花颖笑了笑:“也好,还是妹妹安排的妥帖。我如今这副狼狈的样子, 也确实不方便去见祖父,平白让他老人家为我担心受怕一场。”
花颖也点了点头,退出了书房,去盯着厨房给花郁准备饭菜了。
——
花家本就是大梁的名门望族, 且花家历代家主都开办了学堂,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花郁幼时在学堂上,便有好几位至交好友,如今这些好友也大多考取了功名,于大梁的各郡县中任职。
此次旱灾一事一出,自花郁回来后,花府的门庭不仅没有变得清冷,反而更加热闹了起来。
前来探望花蕴然和花郁的人络绎不绝,似乎快要将门槛都踏破了。
这也在无形中提醒着某些以为可以凭借着阴谋诡计,便能将花府连根拔起的人,花府这棵大树,轻易是无法撼动的。
检察院的人办事不够灵活,呆板无趣,格外注重流程,前来花府询问花郁情况的小吏来了一波又一波。
可是案子却半点进展也没有。
花颖不由得又有些担心,虽说六哥如今人在家中,可她心中总是觉得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可她一介女流,又不能直接去检察院探问,只能等在家里干着急。
可她虽足不出户,却非常警惕着朝堂和市井间的变动。
夏日浮躁,白昼也显得格外的长。这一年的大梁金陵城并不太平,先有举子案牵扯出的科举舞弊丑闻,而后又紧跟着太子私建佛寺一事,紧接着便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灾。
不知是何时开始,街头巷尾人们口耳相传中,这一系列的事情被串联了起来。
连孩童们口中的打油诗都变了味。
大梁建国已逾百年,前几任帝王虽称不上千古名君,可在其任上也几乎未曾出现过什么大的岔子。而如今的元武帝,自少时即为起,大梁便是灾祸不断。
元武帝亲政的第一年,大梁的顶梁柱柳家军在北疆失利,柳家满门忠烈皆落得个马革裹尸惨死疆场的下场。
而后便是每隔几年便会卷土重来的黄河道洪灾。
好不容易风调雨顺了几年,可百姓们却觉得日子越来越难挨。
做生意的小贩们交不起高额的税款,租种田地的佃农们竟是缩衣节食也很难熬过冬天,普通百姓们都被繁重的徭役税收压得喘不过气。
可达官贵族们日日笙歌,夜夜把酒言欢,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是以,此次黄河道旱灾一发,原本就已经怨声载道的百姓们开始对朝廷不满。
不知是何人起了个头,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大梁将亡,贤者代之。”的传言。
更有人开始谣传,谢氏得天下不义,所以注定不会长久。曾经的大梁,有超过大半的疆域都是第一任晋王带着他的儿子们打下来的,可大梁的开国皇帝趁着人家父子在外拼命厮杀的时候,偷偷坐上了王位。
百年前的事情已不可考,可谣言被传了千百遍,便就成了真。
从前纨绔无理的晋王,最近这半年也确实没折腾出什么幺蛾子,而且还亲自去黄河道视察,灾情出来后又第一时间请命去了重灾区。
一时间,柳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突然高大了起来。
柳倦去了重灾区已有十来天,花郁被革职查办也已有近十天了,可案情却迟迟没有进展。
花颖原本想找柳倦商量商量,可匆匆戴了帷帽出门才想起柳倦还未从灾区回来。
就在她急得似热锅中的蚂蚁,却又求助无门时,季家三公子季都派下人来花府邀花颖去茶楼品茶。
季都是礼部尚书季译的小儿子,花季两家向来交好,季译还是花颖祖父花蕴然的学生,花颖与季都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可自她及笄后,虽然大梁不比前朝那般迂腐,男女间的正常并不会被人诟病。可季都是个死心眼的读书人,为着男女大防,季都极少约她见面。
却不知为何,今日会遣小厮过来约她品茶,她直觉此事没那么简单。
听着小厮的禀报,花颖忽的想起了前世,前世她与季都是曾有过婚约的,可未曾等到大婚之日,她便一命呜呼了。
重活一世,若是说她对柳倦是带着分感激之情的,那么对于季都便是信任。
虽然他什么都没说,花颖便觉得,他是不会对自己不利的。
是以,她稍作收拾,便带着丫鬟出了门。
金陵城的人们喜爱种树,尤其是枝叶粗大的树木,到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立于道路两旁的店铺门前,既增添了一抹生趣,又为来往行人添了些纳凉避暑的去处。
如今,这里成了灾区流民们的落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