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心尖宠(重生)(23)
事态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了。
不论他愿不愿意,这个案子都必须得查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民怨。元武帝的心中腾升气一股怒火,烧得他心气郁结,连站都站不稳,跌坐在了榻上。
这一切都太巧了,先是有举子撞鼓,紧接着就是状纸满天飞,而后又是三千太学生围宫。
想说这背后没人推动,他是绝对不信的。
元武帝怒火攻心,咳了出来,边咳边指着身旁的总管太监李有才下令:“去,传朕旨意。一,令都察院将此案移交刑部,令刑部尚书元丰亲自彻查此案,十日之内,朕要结果。”
他闭了闭眼,深呼吸了一口气,将怒火往下压了压:“二,让大理寺的人去查查,究竟是朕的哪个蠢儿子煽动的太学院学生。”
若只是为了皇位想要扳倒太子,那可以有千万种法子,却偏偏蠢到被他人当枪使,做了挑战皇权威严的第一人。这样的儿子,就是日后得势,也必定是个不堪重用的昏君。倒不如自己亲手断了他的念头。
“三,告诉御林军。宫门口的人,若再不散去,便是意欲逼宫,朕与皇后心中惶恐,但不忍看见平民伤亡。若执意逼宫,为首者就地正法,从犯五十岁前不得参加科举。”
元武帝自幼时登基以来,除了曾在太后干政下做了几年傀儡皇帝后,便再也没有受到过今日这般威逼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极有可能还是他的亲儿子,他实在是气急了,说完这几句话,竟气得昏了过去。
李有才吓得叫了起来,连忙命人传了太医来,才赶去各处传旨。
而宫门口那边,得了令,御林军架起弓弩,连连射杀了名为首之人,人群便渐渐稳定了下来,在听到圣上已经下旨令刑部彻查登闻鼓案后,学生们便四散开来,三三两两回了太学院。
花蕴然被禁足在家,听闻此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打转,却半点法子也没有。
他爱才惜才。且他虽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但却也兼任了太学院太学博士一职。这些聚集在宫门口的学生中,不乏有识之士,将来都是大有前途的可塑之才。
竟不知为何,昏了头,聚集在宫门口闹事。
此事往小了说,也是藐视皇权。
往大了说,那便是逼宫,是造反。
若是元武帝追查起来,这些寒门子弟,大多都是要下罪入狱牵连九族的。寒窗苦读数载,夏日里忍受着蚊蝇和微弱烛光、冬日里迎着风霜和雨雪,为的不过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他们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是鸣不平罢了。
这些读书人,都是最至纯至善的。
见他急成这样,花颖安抚道:“祖父,圣上仁慈,定不会大开杀戒的。我知道您不放心,我这就出门去打探一下,您在家稍安勿躁,等我回来。”
她说完便带着丁一出了门。
街道上已恢复了往常的模样,官道两旁的店铺依旧热热闹闹的营着业,卖货郎挑着扁担正在吆喝着走街串巷。
一切如旧,只偶尔街角处,会有三三两两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讨论着今日清晨在宫门口发生的事情。
丁一架着车直往宫门口而去。但是他们怕再生事端,便没有靠近宫门。
等他们到达宫门附近时,丁一找了出僻静之处停了马车。
花颖下了车,找了处视线较好的茶楼隔间坐了下来,朝宫门口望去。
有宫人正在清扫宫门口的石板路,学生们的尸首已经被处理干净了,血水浸染过得石板也被宫人们反复用清水冲刷过多次,看不清原来的样子了。
一切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只有那些潮湿的青石板,零零散散正打扫着的宫人,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清晨在这里发生的一切。
有小二上楼给她隔壁的雅间送茶水,隔壁的声响传了过来。
“小二,你一直在这,你给我说说,早上都看见了什么?御林军是不是动手了,杀了几个?”一声油腻的嗓音传来,带着些好奇。
有人跪下膝盖磕在地板上的声音传来,“小的不知,小的真的不知。”
隔壁又传来了一声杯盏落地之声,刚才问话的男人似乎站起了身,在屋内走动了一下:“怂包!说说又有何妨,难不成还不让人说话了吗?”
说完,他似乎是觉得小二无趣,也不再理会小二了。
门吱呀一声,小二端着茶具出去了。
屋里一直没有说话的人开了口:“祝兄,这里是金陵城,天子脚下,你还是少说话,小心祸从口出。”
刚刚嘲讽小二的人噗嗤笑了起来:“怕什么!我不过是好奇打听一下罢了。不过说来也是,苏遇那厮也是可怜,竟就这么撞死了。当初在洛阳相遇,我见他无依无靠,又生的细皮嫩肉,倒是想过收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