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难封+番外(131)
宋清明与赵锡身着朝服,一步一步,迈向宫中。
“明儿!”
陆氏拄着杖从马车上下来,跌跌撞撞地走向他。
宋清明扭过头去,眉头一皱,“母亲,我的决定不会改变——”
“明儿,”陆氏搭上他手,伸出手去,摸上他的眼睛,“娘不阻拦你了,不拦你了啊,娘想通了……下元节的时候,娘给你放了孔明灯,就是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但是你真的平安回来了,娘想要的又更多,是娘太贪心了,太贪心了……”
她哽咽着,泪就一滴滴落下来,落在宋清明的手腕上,好像滚烫的沸水,灼烧了他的心魂。
他怔愣住,久久未能反应过来。
宋清明走后,宋乾元就与陆氏分析利弊,说了很多,也告诉她儿子在军中的生活,并非他饭间说得那般容易,而是在血雨中搏出一条青云路。
其实她一直都知道啊,但一直都自私地强迫自己的孩子去追求功名利禄,她只是被世人的眼光压抑了太久,看不清到底什么对她而言是最重要的。
宋清明嘴唇翕动着,最终吐出声来。“娘——”
“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明儿。”她的手轻柔地拂过宋清明的左眼,双目通红。“娘错了太久。”
“好。”他的手颤抖着,最终松开陆氏,扶她回到了马车上。“等我回来。”
辉煌宫殿中,赵瑾独坐于龙椅上,身旁宦官宣读圣旨。
“兹有魏国公府宋清明,能征惯战,勇冠三军,受封正三品云麾将军,平定六王之乱,复辗转千里,驱逐混夷……”
“今特封其为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宋爱卿,不知这份圣旨可得你心意?”赵瑾笑意盈盈,接过宦官手中的圣旨来,一步步走到宋清明面前,“明日朝时,宣读圣旨,你就是我朝最年轻的开国县公。”
“陛下,臣有负圣恩,”宋清明倏然拜跪下,语气坚定,“臣左目已失,恐难带兵,臣既无带兵之能,又怎能安享县公之位,为大武之蟊虫!”
“县公之位既是封赏于你,合该是计较从前功勋,不提后事。”
“然臣已难领兵布阵,请陛下允臣卸下云麾将军之职,归于田园。”
“哦,你真想归隐山林?”赵瑾眼中丝毫不见意外,只是笑意又晕染开去几分。“为何不接朕的旨意,是真有淡泊之心,还是嫌这县公还不够?”
“天下安宁,再无战事,臣已无可用之地,惟圣人召,必当守卫国土。”
急流勇退,是多少人面对迢迢权欲所难以做到的取舍,这世间名将无数,人才辈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
从来不乏能臣贤将,然而最终功高震主,荣宠倾覆,俱成一抔黄土。
“那你便去吧。”赵瑾骤然扔下圣旨来,语气淡淡。“来人,传贤王。”
“传——贤王——”宦官拉嗓高唤。
“臣,谢陛下。”
地上,宋清明起身来,收拢圣旨一步步后退,余光与赵锡交错间,缓缓退下。
龙椅上,那人复坐回原位,眸中难察神色,他只来回摩挲着手中的扳指,不发一言。
“皇兄,”赵锡拱手行礼,喉结轻动,“如今六王之乱初定,臣愿交还梁地兵权,只留租税,此后长居梁地,日夜望北,谨念皇兄。”
龙椅上,久久未有动静,赵锡身形一直未动,保持着行礼姿态。
许久,赵瑾声音低低传来。
“看来你与宋清明,当真是想做一对神仙眷侣。”
赵锡垂眸,一言不发。
“还记得你从前说,要扶持朕开创盛世,”赵瑾声音很轻,“说实话,朕希望你走,却也不想你走。”
赵锡的心忽然紧绷,但他垂首仍旧神色平静,压嗓出声。“陛下为圣人,当知理在欲先。不若今日分别去,尚留兄弟感情。”
“若朕不允呢?”
“皇兄,”赵锡再度拱手行礼,面目清冷,“臣愿交还梁地兵权,只留租税,此后长居梁地,日夜望北,谨念皇兄。”
“下去。”
“诺。”
赵锡缓缓起身倒退,直至转过身去,下一刻,一方砚台砸落在地,身后,赵瑾低声怒吼。
“你踏出这道门,就别再给朕回来!”
赵锡脚步微顿,随即毫不留恋,一脚地迈出了勤政殿。
殿外,宋清明抬手张开五指,遮住日暮微光,他回过头来,笑着看赵锡。
“看来圣人也很好说话嘛。”
“是啊,大发慈悲。”赵锡抓住他的手,握在掌心中。
宋清明单望着西天晚霞漫了上来,落日通红着,洒下余晖。他又问:“你要去梁地了?”
“对。”
“那我要是不去梁地呢?”余晖下,宋清明站在霞色里,挑挑眉调笑道。